譚紀煊剛進府門,紀先生就迎了上來。
他稟道:“王爺,太妃病倒了。”
譚紀煊急忙問道:“怎麼回事?昨日我瞧見母親還好端賭,今日怎麼生病了?”
紀先生面上有一絲踟躕,回道:“太妃其實是被...王妃給氣病的...”
譚紀煊很詫異:“寧兒做了什麼?”
紀先生將白日裡發生的事跟他了一遍。
譚紀煊聽完之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去了書房,但很快又出來了,往壽寧堂走去。
“母親,孩兒聽您病了,是哪裡不舒服?”譚紀煊關切地看向了太妃。
太妃看了他一眼,不話。
宋嬤嬤出來道:“王爺,是王妃命人砍了花園中的梅樹,要騰出地方來建什麼觀星樓。
“王爺應該知道,那些梅樹是太妃最喜歡的樹了,平時命人精心養護,花費了多少心血,可王妃自作主張,砍就砍了,也不跟太妃一聲。
“太妃也是被氣得狠了,這才氣出了病,連晚膳都沒用呢。”
譚紀煊道:“不吃晚膳怎麼行?會餓壞身子的。”
他朝左右吩咐一聲:“去廚房把膳食端過來,本王陪太妃用晚膳。”
紀先生親自去廚房張羅,很快就將膳食擺好了。
譚紀煊溫言細語地陪著太妃了幾句話,然後攙著她坐在桌子旁,細心地為她佈菜。
“母親,寧兒要建觀星樓這件事是孩兒允許的,並不是她自作主張,以後您就算再怎麼生氣,也得吃東西,不然您病了,孩兒是會心疼的。”
太妃慢慢地吃了兩口菜,哼道:“你還會心疼母親?怕是眼裡心裡只有你媳婦了。”
譚紀煊又往她的碗裡夾了一筷子菜,柔聲道:“怎麼會呢?百善孝為先,孩兒自是把母親放在心裡的。”
“哼。”太妃輕輕地哼了一聲,繼續吃飯。
譚紀煊給她布完菜,坐下來陪她吃飯。
飯後,譚紀煊拿出一個精緻的紫檀木盒遞給太妃:“母親,最近孩兒得了一塊暖玉,這塊暖玉光滑細膩,油潤亮澤,質感溫潤,佩戴此玉對身體也有益。
“孩兒想著母親定會喜歡,便帶來送給母親。”
太妃接過盒子,開啟看見裡面的暖玉,眼睛亮了亮,拿在手上把玩,暖玉由涼變溫,有一種溫暖之感直入心底。
果然如他所,是塊好玉。
太妃心中喜歡這塊玉,面上卻裝作不在意,將它丟在一旁,冷聲道:“別以為送塊勞什子的玉給我,我就會原諒穆煜寧。”
被她看穿用意,譚紀煊也不尷尬,而是陪著笑:“母親大人有大量,寧兒現在不懂事,您別跟她一般見識,回頭我會好好教訓她的。”
太妃聽見最後那句話,諷刺地扯了扯嘴角。
譚紀煊繼續道:“母親不要再生氣了,孩兒已經吩咐人去幫母親蒐集那些珍貴梅樹,到時候就種在壽寧堂。
“這樣冬的時候,母親在屋裡也能觀賞到梅花,就不用走到花園去看,免得累著了。”
誰知太妃聽見這話大怒:“你這是想把我拘禁在壽寧堂,免得去花園打擾那丫頭觀什麼星星是吧?”
譚紀煊立即解釋:“母親誤會了,孩兒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著花園裡也沒地種了,乾脆就種在壽寧堂,母親在冬賞花也不用出屋,不會受涼,這樣不是很好嗎?
“孩兒是為著母親的身體著想,若是母親不喜歡種在壽寧堂,那就不種,您想種在哪就種在哪,好不好?”
看他一臉著急的模樣,太妃心中舒坦了許多,冷哼道:“等你把那些品種都蒐集回來再。”
譚紀煊笑著問道:“那母親是不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