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章蟬鳴成都二十四)
“好你個黃公覆,竟出言不遜!我從荊州逃到交州,就是不願投於劉備。”劉巴被氣得臉色數變,一陣青,一陣白,一陣紅,嚅嚅爭辯道。
“你當然是為了躲避劉備,但你既然投靠曹操,為何又來投於我主?既投我主,為何又勾結曹氏圖謀益州,反覆勸主公引曹氏發兵相助?這難道不是做內應的行為?綜上所述,故可斷定汝就是曹操派來的內奸。”黃權繼續不依不饒說道。
劉巴一時語塞,張了張嘴巴,顯然是被氣得說不出話,搜腸刮肚一番,字斟句酌道:“曹公乃大漢朝廷丞相,握天下之權,投於曹公便是迴歸朝廷,如同回家一般。劉益州乃漢室宗親,當迴歸朝廷,尊奉天子。”
劉禪哼哼冷笑道:“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天下人誰人不知?”
“這些都是反曹者別有用心的汙衊之詞,天下人誰不知道,如無曹公,當今天子早就無立錐之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巴不甘示弱,面紅耳赤尖聲申辯道。
“曹氏夏侯一脈世受皇恩,迎奉天子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不思報答天恩也就罷了,卻把天子當成投機政治的工具,挾天子以令諸侯,打擊異己勢力,達成他顛覆社稷推翻朝廷叛亂篡位的巨大陰謀。”劉禪語調鏗鏘,戟指劉巴,斥責道:“最為可惡的是,大漢朝廷居然有爾等反賊存在,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還沾沾自喜!數典忘祖,出賣宗室,還不自知!真是可悲、可嘆、可憐!”劉禪厲色疾言,慷慨激昂道。
劉巴竟然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試看今日之大漢,究竟是誰家之天下?所謂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劉巴,我且問你,當今天下,誰人有德?”劉禪向劉巴靠前一步,咄咄逼人,氣勢凌人。
劉巴一陣膽戰心驚,竟被劉禪迫得連連後退,顯然氣餒,他想不到這個少年言辭竟然如此鋒銳,前所未見。
“當然是曹公!”劉巴心中想了又想,一字一頓道:“曹公雄才大量,海內人望,高居相位,麾下雄兵百萬,猛將千員,智謀之士皆歸附於他。天下早晚為其並,屆時再無亂世紛爭,海內承平,百姓安樂,豈不美哉?”
“曹賊之惡行,陳琳之《討賊檄文》裡盡皆有之。”劉禪昂然朗朗上口道:“.操便放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弄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
劉巴越聽心心中更加有愧,其餘眾人聽完不禁動容,面露憤懣之色。
董承向劉璋深施一禮,激憤道:“主公,正如上使大人所言,觀曹操所作所為,此獠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主公為漢室之貴胄,當行掃滅奸賊匡扶漢室之策,方為正道。”
黃權鄙視的瞥了一眼劉巴,意味深長道:“主公,我亦贊同幼宰之言,萬萬不可跟某人一樣,數典忘祖,忘恩負義,與那曹操惡賊同流合汙,一面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留下千古罵名。”
劉巴明知黃權話裡有話,但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卻是無言以對,只好赤紅著臉暗自生著悶氣。
劉璋憤憤不平道:“陳琳之《討賊檄文》本府早有耳聞,今日重新聽尊使朗讀,竟然有了同仇敵愾之感,吾在此立下誓言,誓不同那巨賊惡魔曹阿瞞同流合汙。”
劉巴大急,幾乎帶著哭腔,慷慨陳詞道:“使君大人啊,休要被他們蠱惑,如今的成都局勢危如累卵,如不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守城待援,必將為劉備所得。使君三代之基業,也會毀於一旦,而您也必將死無葬身之地也。”
“大膽狂徒,竟敢咒罵主公,該當何罪?”黃權大怒戟指斥責道。
“黃太守所言極是,這個劉巴果然是個大膽的狂徒十足的小人,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出賣使君,出賣成都,詆譭同宗玄德公,以達到他不可告人的陰險目的。”劉禪哈哈笑道:“其行殺,其心可誅”
“聽聞臥龍先生諸葛孔明都以劉巴為天下雄才,如今觀之,實在是名不副實,而且可笑之極!”黃權趁機落井下石道。
“玄德公攻取荊南四郡之初,時諸葛孔明在臨烝,汝寫信給諸葛亮,說,我劉巴乘危歷險,本想應天順民,讓荊州諸郡歸順曹公,讓天下重歸一統。可眾人太看重道義,要麼考慮私利,這不是我的智謀所能規勸的。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就浪跡天涯,乘舟遊於大海,再也不管荊州的事情了。諸葛亮追書勸說道,玄德公雄才蓋世,已據有大部荊州土地,眾人莫不歸心,天意人事,孰去孰就,已經十分清楚了,你還想到何處去呢?劉巴答道,我受曹公使命而來,不成功便回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又何必過問呢?於是前往交趾郡。”劉禪笑道:“劉巴,可有此事?”
“當然有此事,我劉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劉巴故頗有深意看了劉禪一眼,竟然挺了挺身體,昂然道:“我寧願做個真小人,也不願意像某人一樣作個偽君子。”
劉禪聞言覺得一陣尷尬,心中惱怒不已,劉巴之言意在諷刺劉備是個偽君子。後世的魯迅曾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不少人都以為劉備是個偽君子,比如攜民渡江。當時曹操南來,劉表已死,劉琮要投降;諸葛亮認為劉備唯一的法子是襲取荊州,劉備卻不肯。劉備去找劉琮,劉琮不敢見他,許多人跟劉備而去;劉備去拜別了劉表墳墓,走了;到當陽,十餘萬人跟著他走,日行十來裡。生死之際,劉備還是沒對故人之子劉琮下手。還去辭別劉表墓,流了眼淚,是真正的感懷。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