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蟬鳴成都十四)
“其實,你們兩人都是忠心護主的。”董和見兩人唇槍舌劍,各不相讓,恐傷了和氣,丟了體統,趕緊勸道:“當初別駕張松建議迎玄德公使伐張魯。公衡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無奈主公仁厚心慈不聽,竟遣使迎先生,遣公衡為廣漢縣長,等到玄德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莫不望風景附,唯權閉城堅守,真忠臣也!無奈荊州軍勢大,故不得不已才棄城迴歸成都,重為主薄。子初與曹公勾連援助蜀中,亦是為劉益州著想。你們就相忍為國罷。”
兩人見董和如此說,猶不服氣,正要開口啟唇交鋒,突見劉璋分別執住劉巴、黃權之手,開口說話:“子初、公衡皆是忠義之士,望能為益州蒼生為念,精誠團結,攜手共破荊州之軍。”
“屬下遵命。”見劉璋開口制止,兩人才不敢再說話,恭身施禮應道。劉璋是一個兔子雖然仁慈,但如若不給面子,只怕兔子狠起來也會咬人,人頭也會落地的。
劉璋見兩人相讓,十分滿意,手指荊州軍大營,問道:“這荊州軍退兵,你們怎麼看?”
“主公,荊州軍撤退,定是糧草斷絕,難以為續,何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再把此訊息報給曹公,再請其遣大軍入川,一起夾攻劉備,把其趕出蜀中。”劉巴想了想,急道。
“嗯。”劉璋摸了摸下巴稀疏的鬍鬚,若有所思,“此刻,劉玄德圍城三個多月,將無戰心,糧乏兵疲,派兵出擊,可獲全勝。”
“主公不可,我看這是劉玄德的誘敵之計,不可輕出。劉巴居心不良,隨時準備勾結曹操出賣主公,請驅逐之。”劉璋正要下決心,黃權見勢不妙趕緊制止道。
“黃公衡……”劉巴戟指怒目,惡狠狠罵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劉益州,臣之忠心,蒼天可鑑!”
“不要吵了,還沒完沒了了!且聽我說。”董和見兩人又要起口舌刀兵,趕緊勸阻,對劉璋道:“主公,雒城破後,大公子循和張任已回到城中,至今賦閒在家,何不召來掌兵,重振蜀軍雄風?”
“主公,大公子循忠義仁厚深得人望,請任其為益州刺史,以聚攏人心,利於收復失地。張任智勇雙全,乃蜀中第一名將,可堪重任,如能拜其為蜀軍大都督,必能振奮軍心,重鼓士氣,收攏遊兵散勇,收復失地。”黃權也道。
“主公不可。雒城被破,皆是劉循、張任之過,難辭其咎,不依軍法處斬就罷了,怎能再委以重任。何況劉循岳父龐羲,身為巴西太守益州重臣,卻率先向劉備輸誠,背主而去。張任也是罪不容誅,輕率中計,被趙雲所擒,丟失雒城罪大莫焉,何況又是趙雲二師兄,豈能拜為大都督?一旦使掌管兵權,只怕與趙雲相互勾結,裡應外合,屆時成都陷落只在彈指一揮間。”
劉璋倒吸了一口涼氣,臉色陰雲密佈,一時拿不定注意。於是,向董和投去徵詢的目光。
“主公,大公子和張任他們是跟隨李嚴投降的蜀兵偷偷放出的,這和蜀山堂的諜子提供情報一致。以吾觀之,他們是可靠的。大公子是您的親兒子,怎會出賣祖宗基業,張任又素以忠勇著於川地。”
“主公不可!”劉巴大急,趕忙制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成都是主公唯一可以倚重地,一旦有失,死無葬身之地!”
“臣一時口不擇言,請主公見諒!”話一出口,劉巴便覺得失言,急忙補了一句。
黃權豈會放過大好機會,不失時機指著劉巴,冷笑道:“劉子初,你好大狗膽,出言無狀,竟敢咒罵主公,該當何罪?”
“黃公衡,你休要血口噴人!”劉巴大怒,振臂作勢要撲向黃權。
“夠了!還有完沒完。”一直好脾氣的劉璋也發脾氣了。
“諾!”兩人只好憤憤不平收斂言行,眼觀鼻,鼻觀心,再不敢亂說話。
董和幸災樂禍的瞥了一眼他們,無奈的笑了笑,“主公,大公子如果真的想出賣主公,他還回來幹什麼,在城外幫劉玄德招降納叛就行了,何苦回來送死?一回來就被我們軟禁,他們死裡逃生回到成都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臣有一計,可試他們忠心與否?”董和神秘道。
“什麼妙計?幼宰快點教我!”劉璋急道。
“且召他們過來?”董和笑道。
不一會,有偈者帶著劉循和張任匆匆趕來。
董和對他們情況後,劉循表態不要輕易出戰,以免中計,使成都和各郡縣軍民對益州牧府失去信心,屆時復州之大業必定難上加難。劉循從政治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諸葛孔明等人詭計多端,這肯定是他們的計策,意在引誘蜀軍追擊,荊州軍便在半途伏擊。切勿中計,否則成都戍守軍團軍心會受到嚴重打擊。”張任則從軍事角度反對出兵追擊。
劉璋聽了兩人的話,開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主公,不如這樣。如果怕失去這次機會,不如命人帶兩千兵士作為先鋒一探虛實。其餘守軍待命,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追擊或堅守。”黃權稟道。
“主公,竊以為黃公衡此計甚妙!”劉巴深深看了一眼黃權,諫道:“公衡文武雙全,可任為先鋒,如無埋伏,立命張任將軍統全軍出擊。”
黃權聞言,明知劉巴藉機報復,。二話不說,抱拳施禮大聲道:“主公,權願往。”
劉璋未置可否,看著董和,董和瞬間會意,他知道這個劉益州優柔寡斷,遇事不會不敢不能當機立斷,大事總要別人幫拿主意,與劉璋的本家,那位英雄氣縱橫乾綱獨斷的劉荊州簡直有云泥之別,相去甚遠。董和不禁私下裡後悔跑回城裡再保這爛泥扶不上牆的庸主,像法正、李嚴、吳懿等人直接投誠玄德公多好。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