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52章 諸神之戰(五)

第152章 諸神之戰(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157章諸神之戰五)

劉禪大驚,趕忙制止道:“師妹不可!”

符雄卻是一點也不緊張,對劉禪小聲道:“少主,小女其實是心慈手軟之人,只是嚇唬嚇唬他而已。”

符英迪笑道:“禿驢,我且問你,如果人人都出家去做了和尚,還有誰來供養你們?你們豈不是要餓死了?”

“生老病死皆有定數。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我佛只渡有緣之人,無緣之人又怎會去渡?”支謙淡淡道。

“詭辯得可以。”符英迪呵呵一笑,又問道:“如果人人都去當了和尚,那百年之後人類便要絕種,不復存著了,還談什麼傳教呢?”

“郡主所言極是!”符英迪剛剛說完,一人就大聲說道:“你們佛門提倡出家修行,拋家棄子,遠離父母,實在是有違人倫。更有甚者,千方百計誘惑許多未成家之人當和尚。不敬天,不尊地,不知道有朝廷和官府,真是目無君父,實在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這是儒家的底線。”

話音剛落,此人之話像一把鹽撒進了滾滾的油鍋,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共鳴,眾人在大聲鼓掌和歡呼。

“少主,我楊松力請少主把此獠驅逐出境,以免荼毒生靈。一旦妖言惑眾,氾濫開來,必將為禍蒼生。”此人向劉禪拱手為禮道。

劉禪抬頭一看,原來是楊松。

“楊先生休要著急,我自有分寸。”劉禪皺了皺眉,轉頭低聲對龐統道:“師傅,難道這個楊松對天師道還念念不忘嗎?”

龐統一甩拂塵,笑道:“徒兒,你可要聽清楚了,楊松真正的身份是儒家兼道家,並非是天師道。在座的除了子龍是兵家,文官那一個不是儒家和道家。”

“願聞其詳,請師傅不吝賜教。”劉禪謙虛道。

龐統緩緩道:“道教思想源於軒轅黃帝,道家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天師道教創始人是張道陵,被奉為天師道第一宗開山大祖師,俗稱“張天師。太平道的創始人是號稱大賢良師的張角。在文化傳統上,道教承傳了華夏古代的傳統禮樂文明;在一理論上,道教直接吸收並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在實踐上,道教繼承了先秦時期士,神仙的修煉經驗和成果。”

“道家和天師道教有什麼區別嗎?”劉禪疑惑道。

“當然有區別?”龐統笑道。

“道教與道家的區別,道家與道教產生於不同的時代。道家由老子、莊子開創的哲學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創立,而道教則形成於黃巾之亂之前,源於張陵所創的五斗米教。這就是說,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現相當長的時問,人才輩出,流派紛呈,並形成了先秦和漢初道家發展的兩個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後,道家與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傳承譜系。”

“道家與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個人物在道家與道教之中也具備了不同的個性特徵。就前者來說,道家天師道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莊子、楊朱、宋鈃、尹文、列子等,前漢有曹參、竇太后、劉安、嚴君平等,當今大漢有南華老仙、左慈、于吉、紫虛道人、李意、王弼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張角、張陵、張魯、葛洪等,這兩類人物相互之間是不能替代的。”

“道家與道教的性質不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道家僅僅是一種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個宗教團體,兩者在文化形態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比如五斗米教,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流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

“道家與道教的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

“道教,源於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道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的道德哲學家神化了。道教到本漢後期產生了教團,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

“鬥兒拜謝師傅教導,今天真是大開眼界,學到了真的東西。”劉禪恭恭敬敬拜謝道。龐統的解釋雖然洋洋萬言,但是劉禪聽得滋滋有味,在這之前他把道家和道教混為一談了。

劉禪知道,歷史上的道家與儒家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道家哲學首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為天道無常,強調得更多的是生存的智慧原理。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師傅,那你是什麼家呢?”劉禪又好奇問道。

龐統沉吟了一會,道:“司馬徽、龐德公師承一脈,我和諸葛孔明、司馬懿、徐庶、郭嘉等其實都是奕道奕儒。”

龐統突然嘆道:“宗教一旦被別有用心保藏禍心之利用,必定是天下大亂。之前為禍天下的黃巾之亂,就是那個所謂的大賢良師張角組織太平道教信徒為亂。張角自創太平道,奉黃老為尊,並在各地傳播道教教義。倘若遇到患病的百姓,張角便以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口碑建立起來後,張角又派遣弟子行走八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經過多年發展,虔誠的太平教眾遍佈中原各地,並形成了一定組織和規模,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利用他在信徒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形成大小教團由他統一指揮,終於給大漢帝國釀成了浩劫。故而不得不防。”

劉禪意味深長看了支謙一眼,眼珠一轉,鬼主意湧上腦袋,突然詭異一笑,對龐統道:“既然諸公都視沙門佛教為洪水猛獸,不如我們把這禍水北引,讓這個大和尚去禍害曹操,如何?”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較量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