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帝魏弘盛,年輕時是個雄才大略的聖主,十六歲繼位後先是用了十年的時間休養生息,充實國庫,讓整個大魏朝物富民豐。
從二十六歲起到三十歲的五年內厲兵秣馬,打造了一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然後用十年的時間東征西討,在四十歲的時候威望達到的頂峰,也把大魏朝的版圖拓展成了歷史上最大的!
但是在四十歲的時候皇后殯天,夫妻情深的魏弘盛從此性情大變,性格越來越暴戾,越來越猜忌,這一切在五十歲時太子意外去世後達到了頂峰!
太子去世以後,魏帝魏弘盛彷彿換了一個人,變得昏庸弒殺,一年之內大魏朝七個州有四個州的知府被裁撤,軍政部多位將軍以各種名義下獄甚至賜死!
一時間朝堂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所有人失去了進取心只求自保。
五十一歲時,魏弘盛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急,當時正在被調查的平南將軍金大聖買通皇攻侍衛,率領五百死士攻入了皇宮,一路砍殺衝進了魏帝的寢宮。
如果不是當晚魏弘盛恰好操心國事導致失眠去了御花園散步,恐怕就要一命嗚呼了!
衛天監統領的北衙禁軍迅速入宮平叛,金大聖死於亂箭之下,九族被滅!
從此魏弘盛開始變得特別沒安全感,在皇宮裡選了三座宮殿作為自己的寢宮,每處宮殿裡至少有一排六個完全一樣的房間,每個房間裡都有準備好的被褥。
每晚睡在什麼地方靠抓鬮,連魏帝自己都不確定,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被刺客所傷。
但是即使採用了這種狡兔三窟的就寢方式,魏弘盛依舊是命不久矣了。
中年時東征西討,身體上落下了不少的病,全靠從小吃得不錯身體底子好才堅持到了五十多歲,但是隨著妻兒的先後離世,飽受打擊的魏弘盛身體終於垮了,儘管太醫用了最名貴的藥材,但是生命力還是一點點的從他的身上流逝。
僅僅五十二歲的魏弘盛彷彿已是風燭殘年,但是國內局勢的一片混亂讓他還不能放心撒手而去。
朝廷內部黨派林立,黨爭不斷,朝廷外部,北方的鄰國虎視眈眈,北齊、北周、西夏經過了十來年的休養生息再度具備了逐鹿中原的實力。
最頭疼的是繼承人問題,原本大皇子被作為繼承人精心培養,無論學識、魄力、手腕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卻在兩年前離奇去世。
十四皇子最為僅存的嫡子繼承了太子之位,但是能力和大皇子明顯有差距,加上六皇子成王的異軍突起,獲得了大量朝臣的支援,儼然已經有了爭儲的本錢。
明顯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的魏弘盛想要藉著北齊互市一箭雙鵰,既安定了北部邊境,又考察了繼承人,可誰知道一個多月過去了太子居然還在原地踏步。
失望的魏弘盛決定幫他一把,畢竟一個安定的北部邊境對於大魏朝有百利而無一害!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魏帝魏弘盛授意律政部全力配合太子,這才有了慎刑司送上軍政部高管被彈劾的全部卷宗。
吏政部督查司是主管監督百官的部門,可以風聞奏事,而且彈劾奏章上的越多俸祿越高,所以軍事部一正兩副三位部堂,三司衙門一正兩副共九位司正,十二個人的彈劾奏章居然就有近千本之多!
上至軍政部副部堂勾結太監總管妄圖刺傷魏帝,下至作戰司司正上班路上隨地吐痰,甚至保障司司正家公子在凝香館蹂躪小姐姐完事不給錢,作訓司整個衙門上班時間喝酒,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告不到。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彈劾都是無中生有,純粹是為了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太子身先士卒,和一眾幕僚在書房裡挑燈夜戰,逐本翻閱彈劾奏章,試圖找到一些能夠威脅到軍政部高官的把柄。
夜已深,小丫鬟叫人給太子和各位幕僚送來了宵夜,屋子裡立刻響起了吸溜吸溜的吃麵聲。
眾人吃完了飯,小丫鬟帶人收拾了碗筷後離開了,小郭子湊到太子耳邊輕聲說道:“太子殿下,您還是早點去休息吧,明天您還要主持祭祀活動,一大早就要起床。”
“沒關係。”太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個哈欠說:“祭祀活動我只要去那當個擺設就行,還是抓緊搞定軍政部要緊!”
東方已經出現了魚肚白,蔫頭耷腦的一屋子人翻了一晚上的奏章一無所獲,就在眾人都快放棄的時候,左文瀚突然大吼一聲:“有了!”
太子立刻就不困了,頂著兩隻熊貓眼激動地湊了過來。
“律政部督查司外派范陽府陰山縣的督察熊開濟彈劾軍政部保障司在軍械鑄造過程中虛報數量,以次充好,貪汙大量軍費後將完全無法使用的裝備提供給了北涼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