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若離屏息凝神終於聽到樓頂悉悉索索的聲音。
鮑天麟帶著清新的寒風從天而降。
兩人不言不語的痴纏,忘了一切。
若離覺得越來越離不開鮑天麟健壯的身體,這孩子每一次都投入忘情的讓人陶醉。若離恨不得柔化進他的身體。
纏綿過後,若離閉上眼睛睡去,鮑天麟仰面躺著,聽若離呼吸勻稱,輕輕一笑。
一覺睡到大天亮,聽得外面丫鬟的敲門聲:“若離姑娘。起來沒有。”,她才睜開眼睛,身邊早已空空如也。
吃過早飯,若離帶著司馬小娟返回玉溪村,黎全根帶著新剜的苜蓿相送。
黎家莊到玉溪村的大路已經修好,三人順著山腳下曲折的大路慢慢往回走,太陽暖洋洋的照著,黎全根隨口問:“若離姑娘,昨晚睡得可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全根的語氣帶著主人的關切,若離卻聽出一絲調侃戲謔,臉微微一紅:“多謝黎大少爺款待,睡得很好。”…。
黎全根捉摸到若離的羞怯,看完後就收藏這個站1方便您下次閱讀,心裡暗暗好笑。她倒是睡好了,也盡情的享受了,可憐他整整的守了大半夜,還要負責看好那隻大黑狗,嘴上卻說:“睡得好就好,以後要多來看看小嬋,親戚是要經常走動的,要不然會生疏。”
“只要黎大少爺不嫌煩。”若離不知道黎全根到底知不知道她和鮑天麟在自己家裡顛鸞倒鳳,只好裝做客氣:“我這人臉皮厚,會經常來打擾的。”
“那就說好了,若離姑娘回來來府上,請蓋姑姑也來。”黎全根巴不得若離經常來,這樣的話他也算是為鮑天麟做了一件大事兒。
“一定,下次喊上蓋姐姐。”若離忙應了一聲。
回到家,鮑天麟衣帽整齊的剛好出了門,春枝送他出來,見到若離露出討好的笑。
“天麟,你出去啊。”她明知故問的問了聲,對著春枝笑了笑。
“有點事兒,你們去哪兒了,這麼早的”鮑天麟也故意問了聲。
“去看姐姐了。”司馬小娟見鮑天麟語氣有點嚴肅,怕他生氣忙說:“昨晚住在姐姐家,姐夫送我們回來的。”
“哦。”鮑天麟看了眼滿臉笑容的黎全根:“有勞黎兄。”
“客氣,應該的。”黎全根笑著說:“田兄有時間也來府上看看,為兄一定陪你多喝幾杯。”
鮑天麟笑而不語,轉身走了出去。
黎全根看著鮑天麟的背影,將手裡拿的東西交給若離:“若離姑娘,家裡還有點事,我先回去了,小娟記得下次若離姑娘回來,一起過來啊。”
黎全根轉過山腳,改變了方向,追上鮑天麟。
鮑天麟的眼裡全是讚賞。
黎全根微微低頭:“田兄弟。”
鮑天麟笑著拍了拍黎全跟的肩膀:“黎兄,費心了,這些天也沒什麼事兒,你就在家多陪陪小嬋孩子吧,我去會會大哥。”
黎全根謝過鮑天麟,看著他離去,才慢慢返回家中,想起高大魁梧的鮑天麟對若離費盡心思的的這份心意,本來他是要去都城見鮑天角,順便看看病重的父皇。卻因為要見若離,不惜推遲了幾天,為了見若離一面,他專門用心囑咐精心安排,如此深情,黎全根暗暗唏噓。
風和日麗,若離早早起床,先讓甄一脈去馱水。她自己拿著一把小刀,先去後面林邊早已看好的野酸梨樹前,將嫩黃嫩綠的嫩芽順著樹幹掰了下來,裝滿一笸籮。回到蘋果樹苗前,將果樹樹幹輕輕的劃開,將掰下來的穗芽放了進去,用麻繩綁好。
每棵樹上都綁了幾枝嫩芽。
整整忙活了幾天,都沒顧得上去鎮上照看生意,終於在一個陰天來臨前才將那些個樹苗全都嫁接完畢。
看著傷痕累累的樹苗,若離拍了拍手。反正已經這樣了,她也不知到這樣做對不對,也沒個園林專家給個意見,梨果子是生怕自己養家餬口的手藝外露,只是簡簡單單的說些個大家都知道的,更深一點的再也不肯透露。
接完了蘋果,若離請黎全根帶著去黎家果園掰下個最好吃的蘋果樹嫩芽,桃樹芽,回去將幾棵桃樹及留下來的蘋果樹苗接好。
常婆婆遠遠的看著若離在地裡忙活幾天,鎮上都沒去,顫巍巍的走了過來,看著綁滿麻繩的果樹嘆息道:“都說桃三杏四梨五年,蘋果也得三四年,想吃核桃等八年。若離姑娘,等幾年以後吧,也不知道我老婆子能能等到哪一天。”
若離將常婆婆請進院子,牡丹花也已經發芽,牆根處還從黎府移來一架葡萄,這幾天剛剛將葡萄蔓從土裡刨了出來,將架子搭好,葡萄蔓已經順著搭好的架爬上了高牆。蔓上發出了嫩芽,藤蔓也漸漸變綠。
“婆婆,喝點茶。”若離進屋拿出茶碗,專門去廚房拿出燒開水喝的無底鍋,為婆婆泡茶。
常婆婆喝著若離泡好的香茶,吃著鮑天麟從外面帶回來的點心,咋著嘴巴:“若離姑娘啊。託姑娘的福,老婆子也吃上糖餑餑點心,這輩子也算沒白活。這些年來婆婆可是看著你一點一點的過來的,老身沒看錯,若離姑娘真是能幹,你看看現在這日子過得。真是給個皇上也不換。”
若離笑著看婆婆沒牙的嘴快速的蠕動,陷進去的嘴角掉下點心渣子,拿出手帕幫她輕輕擦去:“婆婆說哪裡話,還不是婆婆幫忙,婆婆您老一定能活一百歲。等你九十歲。我一定為婆婆送上大禮。”
“婆婆一聽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伸出胳膊上的金鐲:“若離姑娘,說起大禮。這個金鐲就是老身一輩子見過的最大的禮。你是不知道因為這隻手鐲,那幾個媳婦孫媳婦都趕著孝敬我,你看看這身衣服就是大兒媳婦給做的,這雙鞋子孫媳婦做的。”
“有人孝順就好。”若離笑眯眯的看著常婆婆吃東西,說著家裡的事兒。前些天婆婆過八十大壽,她專門為她打了金鐲子,還讓隨心放出話去,誰最孝順以後這隻鐲子歸誰,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