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球隊人選定好後,高三教體育的呂芬老師帶隊進行集訓。
呂老師是位三十出頭的女老師,個子又一米七多,頭髮簡單地在腦後紮成一束,顯得很有精神。
一班入選的是一名中鋒,名字叫王雄,身高超過一米八,整個人不是很壯,但也不顯瘦,在籃板位置還是比較適合的。
二班入選的同學叫楊利兵,身高也有一米七五,打的是得分後衛的位置。
四班的同學叫陳嵐,名字像女生,人也長得挺秀氣,任務分配是小前鋒。
五班的同學名字叫王德旺,身高一米七八,位置是大前鋒。
六班兩個同學,一個叫李廣浩,身高一米八二,滿臉橫肉有股凶氣似的,站在籃下肯定很有威脅,自然是中鋒人選;另一位同學和張浩一樣瘦瘦小小的,大概有一米七二左右的身高,打的也是控衛,名字叫李明。
武國華打得分後衛,林秀軍佔據一個大前鋒的位置,張浩還是打控衛。
於遠在集訓時的兩場分隊比賽後,被呂老師定位為‘自由人’。
說實話,在籃球運動中是沒有‘自由人’這個位置的,基本上就是控衛也叫組織後衛)、得分後衛、大前鋒、小前鋒和中鋒五個位置,在配上一套完整的替補隊員,總共十人組成一支完整的球隊。
但呂老師說,“於遠,你那個位置都可以打得無可代替,哪怕在籃下,李廣浩都對你無可奈何,讓你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那是浪費!只有足球裡面的自由人能夠形容你的能力,我也可以更好地根據對方球隊進行排兵佈陣。”
李廣浩第一個走上前伸出手,“於遠,我知道你體育很強,沒想到平時沒看你怎麼打籃球,還是這麼強!我心服口服,你到籃下的時候我會自動補位。”
於遠握住李廣浩的手,謙虛地說,“廣浩,大家都是同學,現在又是籃球隊隊友,以後大家互相學習。”
一支業餘的籃球隊,基本上都是中鋒是球隊的靈魂,這一點和專業的球隊不一樣,但李廣浩的話代表著,他把於遠當作球隊的核心人物了。
雖然同為中鋒,王雄就沒有資格說這話,因為他很明顯是候補隊員。
球隊核心定了之後,自然就要圍繞核心制定計劃。
呂芬老師問,“於遠,你看呢?”
於遠很自信地說,“呂老師,目前還沒必要。我們一開始肯定是和高一的球隊交手,有國華、秀軍和廣浩在,您安排其他同學圍繞他們制定戰術就可以了,我暫時不上場。”
武國華奇怪地看了於遠一眼,心想:你小子不是要借這個比賽大出風頭嗎?怎麼事到臨頭卻改變主意了?
其實於遠說歸說,作為一個成年人,從他的思維出發,選擇的肯定是對自己的球隊最有利的方法。
現在這支高三球隊,因為有了於遠,可以說是青山一中的歷史上最強的一支高中球隊。
林秀軍和李廣浩是高二就選擇體育生,目標非常明確,平時打球的時候也大多是一起,他們倆的水平是得到認可的。
這個時空中的武國華,在於遠重生光環的籠罩下,比林秀軍還強大。
他們三人聯手,只要再配上一個好的控衛,另外一個小前鋒的位置都不太重要了,面對高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於遠認為,武國華毫無疑問是現在青山一中最好的得分後衛,整個高中部也沒人能比他強。
李廣浩競爭中鋒的位置也可能性很大,因為他的身高和體型,不一定有人比他強。
林秀軍和張浩,以及其它同學這次進入校隊的可能性都不大。
雖然林秀軍的實際年齡不會小,但是前鋒的位置競爭很激烈。
張浩是因為個子偏矮了一點。
如果這次高三7)班能有三人入選校隊,那又是打破青山一中的記錄了。
你可想而知,校隊選拔的競爭是多麼激烈!
......
選拔賽開始後,高三隊果然是先和高一的球隊交手。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初,全縣比賽是十一月中旬,因為再往後,南方也會進入冬天,天氣冷了就無法進行比賽。
時間很緊張,孫平老師和體育組的老師們商量後,各年段採取淘汰賽制,學校成立集訓隊,進行邊選拔邊集訓的方式。
因為校內賽不是正規比賽,只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各個位置的人選,以及隊員之間的配合情況。
體育組把體育課的時間也利用上,這樣子就可以在體育課和下午放學後,進行兩次比賽。
學校的籃球場有三個,一個燈光球場和兩個泥地的球場,一天可以進行六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