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遠,鄉村的生活太舒服了,這種安靜的環境是城裡永遠都不可能有的。”王燕趴在欄杆上,痴痴地看著遠處被月光照射的朦朦朧朧的大山。
“是啊,這到處都是青蛙的叫聲,而且傳出老遠,好像天地間除了這些青蛙就只有我們了。這個時候,好像再也沒有什麼煩惱、憂愁,只想一直聽下去。”吳秋菊也難得地表現出淑女的一面。
“我的心裡怎麼突然想起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淚下。’這首詩!”方曉婷沉浸在自己的意境中。
“確實,我也有一種孤獨的感覺。”丁玲表示贊同。
“於遠,真羨慕你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以後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就滿足了。”陳麗也羨慕地說。
“你們看到的只是農村美麗的一面,在這環境裡生活、獨處確實是很安逸,很舒適。”
“但更多的時候,農民的生活卻是辛苦的、勞累的,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從地裡挖出來的,收入還很低,連城裡工廠的工人收入都比農民高多了。”
“我們都不要說吃好的、穿好的,就是油鹽醬醋的生活,孩子讀書等問題,依靠農民的勞作就很難做到。如果天公不作美,遇上旱災、水災、蟲災之類的,農民連飯都吃不飽,古代更是餓死無數人。所以,農民一直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沒有保障的群體!”
“這真的是你們羨慕的生活嗎?”
於遠的話讓大家一片沉默。
“於遠說得對,環境再好也有看膩的時候,我們農村人的辛苦勞動還要靠天吃飯。所以我父母希望我能努力讀書,以後能離開農村,到城裡工作生活,不要過得這麼辛苦!”張浩認真地說。
“我父母也是這樣對我說的。”真有福也接過話。
“我們倒是沒想到這些。”陳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們還剛成年,想不到很正常。但我們父母經常對我們說,讀好書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前不懂,現在好像懂一點了。”王燕也略有所思。
“於遠,你怎麼像大人一樣懂這麼多東西?”吳秋菊好奇地問。
“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書看多了,你們也知道我記憶力很好!”於遠又開始裝傻。
武國華最瀟灑,“想那麼多幹嘛?反正我們該讀書的時候讀,該玩的時候玩。我感覺自己這樣的心態對學習就很有利!”
“對,不想那麼多。現在不能辜負這美麗的夜晚!”吳秋菊最快恢復活潑,“於遠,我要聽你今天寫的新歌。”
大家一下子從被於遠帶偏了的節奏中擺脫出來。
於遠在黑暗中笑了,大家能明白讀書重要就夠了。
隨著一聲琴音響起,大家都安安靜靜地聽著。
一首《橋邊姑娘》在四個男孩年輕、乾淨的聲音裡開始演繹。
本來是深情的歌曲卻被他們四人唱出了歡快的味道!
這本來就是與遠想要的效果。
於是這首歡快的《橋邊姑娘》沿著橋下的河水流向遠方......
“暖陽下
我迎芬芳
是誰家的姑娘
我走在了那座小橋上
你撫琴奏憂傷
橋邊歌唱的小姑娘
你眼角在流淌
你說一個人在逞強
一個人念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