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勸說,或者遊說別人,並不是說你有技巧就可以的。它其實也分天時,地利與人和。
所謂天時,便是指你勸說此人時,那個時機是否恰當啊?比如,當時那個人正是在氣頭上,你卻去勸說他,這效果就基本不會好。
而地利呢?則是指勸說他人時的環境如何。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炎熱之地,你非要勸別人吃下那滾燙的四川火鍋,這是可行的嗎?
另外,有些時候,你的勸說之詞,往往會讓其陷入羞恥之地,這也是不會成功的。
而人和呢,其實也很好理解。要勸說誰,起碼這個勸說者必須要有一定的知名度。你看,同樣是一個道理,從人家知名人士嘴裡說出來,那響應的就極多;但是,如果是一個默默無名者,便不會起到什麼效果。
再有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你殺害了人家的父親,卻去勸說他不要殺你報仇,你覺得,這能夠成功嗎?
以上,便是勸說他人的所謂天時,地利與人和的三要素,真是缺一而不可的。他可不是說,我們看了幾篇那樣的經典故事,就可以也油嘴滑舌——啊,不對,巧舌如簧——似乎也不對。
反正吧,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了。
大約在莫林和蕾拉回來後的第七天,萬眾期待的火焰大軍終於出現了。而這一場大戰,雙方的角色已經互換了,只不過火焰大軍還並不知道而已。
就在火焰大軍在伴隨著黎明殺來之時,莫林便開啟了錄影儀,開始記錄其火焰大軍那龐大的軍團來了。
雙方的隊伍再一次展開了激戰,這一場戰鬥又維持大約六七個小時才宣告結束。而莫林在那戰場之上,也算是忙活壞了。
哪裡需要拍出宏大的場面,哪裡又需要進行細節化的表現等等,可以說,攝影這一項活,也不是人們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尤其是要拍攝的場面還如此之大的情況之下。
好在,莫林也並不需要拍攝的多麼有藝術性,只要拍攝到火焰大軍的強大,殘暴等等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拍攝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作為一種證明來使用,同時,它也會成為恐怖的傳播者。
莫林也害怕,當這樣的影像被傳播出去後,他所要勸說物件,會被這樣的火焰大軍給嚇到,以至於不敢出兵面對了。
當然了,針對這樣的情況,莫林也做好了說辭準備,只是,能不能成功,那就說不準了。
這一場戰鬥結束之後,瓦瑞安的損失與上一次也差不多,莫林估計,以瓦瑞安這樣的狀態,再支撐個兩三個月也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他去北方王國去遊說還是有足夠的時間的;但是,他也必須要馬上行動了。雖然這兩三個月的時間看起來是很長,但是,在這三個月裡,可是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
而且,在到了真正的時刻,再去遊說他人,那可就太晚了些。
所以,莫林要給自己留下充足的時間,去處理這件事。如果這真的成功了,就會為莫林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在莫林的心中,還藏著一些小秘密,他並沒有跟瓦瑞安他們說。而這樣的秘密,極有可能是終結這場戰爭的必要條件。
莫林暫時還不想讓這樣的事情透露出去,他可不希望在巨大的希望之下,換來的卻是更大的失望。他要確定了其真實性後,才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