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平陽公主那裡碰了軟釘子,對王家也基本沒有辦法。像太原王家這種根基深厚,姻親遍世家門閥計程車族。只能象徵性的給一個斥責,這還要顧及太原王家的面子。
如果他們一個不高興,聯合那些早已傾倒向瀋陽的世家門閥,發動叛亂,河東,山東,加上洛陽揚州一帶全都會投入吳歡的懷抱。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這些士族門閥受到瀋陽日深,從種植的糧食,使用的物品,就連貿易的大頭都是瀋陽。
讓李淵最鬱悶的是,他出身的隴西李氏也和瀋陽走的越來越近,而且阻止也沒有用。
三晉的人是控制不住的,現在就連三晉對岸的勝州,延州,綏州,都開始移民潮。這些地方移民比三晉更加的血腥好暴力。
凡是阻攔的移民,無論是官差,還是士紳,又或者官員都難逃一死。
開始的時候是情報局弄死了幾個,不過後面的就沒有動手,像是得到命令一樣,到處都是被刺殺的人,就連銀州刺史被刺殺。
第一步兵師在勝州連搭3座鐵索橋,這讓移民更加順暢起來。
瀋陽全力消化河套地區,不再有任何的軍事行動。為了示好,彌合和朝廷的間隙,鋼鐵廠,機械廠的機器開始起運。
並且在長安的東西市設立印刷廠,用灑金紙印製大量的佛經,特別是那些從戒日帝國運回來,新翻譯的經書進獻給李淵。
李淵自然非常高興的接納這些經書,在前兩年,他下了一系列的政令限制佛門,他和佛門的間隙很大,有了這些經書就能非常好的彌補這些間隙。
瀋陽和長安都安靜下來,經過隋末十多年的戰爭,李唐已經沒有了力氣,不僅是國力,還是民力。戰爭不僅是要錢打,還要有人。
本來太原以南,秦地受到戰爭的荼毒比較少,是李唐的主要兵員地。但誰也沒有想到,會有移民這回事,大量的百姓被引到河套,讓李唐最後一口血氣,都迅速的消失掉。
李淵也沒有辦法,只能給李世民更大的權柄,讓他統御河東和銀州,勝州,綏州!
李世民到了太原也沒有多少辦法,只能消極應對。不過長孫無忌從瀋陽到達太原,一起都開始轉變。因為他非常熟悉瀋陽攏民的方法,針對移民提出一系列政令。
這些政令包括所有的地主,降租,降到3成,超3成者殺無赦。
落實李淵的政策,丁男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從太原王家,瀋陽,購買大量玉米,馬鈴薯,紅薯種子,特別是棉花種子,分發給百姓。
長孫無忌這些舉措到真的把局勢穩定下來,中小地主自然不敢違抗。
對於太原王家,他採用另外一種方式,他知道王家在全力發展紡織業,並從瀋陽買到新的紡機和織機,需要大量的棉花。
他說服李世民在附近幾個州都用棉花納稅,這些棉花除了自用外,都交給太原王家處理,並且從太原王家採購軍需。
這樣一來,太原王家就被動站在李世民一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