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等那個人回來,帶多少人回來,再決定怎麼弄死他們。
等啊等,一天兩天,三,四天沒有動靜,等啊等!五天,六天,七八天還是沒有回來,等到10天的時候,那些遷移人口前鋒到了參合口。
參合口的守軍都是朔州以及周邊幾個州府的人,他們自然不會為難這些百姓。甚至他們發現家人也在裡面的時候,恨不能立刻脫掉軍裝和家人一起去歸化城。
出城5裡,就有接應點。這裡是休息點,也是登記點。順便給老百姓弄點吃的,讓他們有體力到駐地。
這是瀋陽在接待幽州,萊州百姓時候留下的經驗。他們知道,對這些飢餓的老百姓,每一步都是危險的,很可能倒斃在路邊。
休息點裡,備了饅頭,馬肉,粥,這些老百姓可以無限制吃。
一年吃不了幾次飽飯的百姓,不要說是巴掌大的馬肉隨便吃,就是白麵饅頭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次。
給他們無限吃的結果就是撐死好幾個人,其中以孩子,老人居多,弄的接待點一陣手忙腳亂,不得不限制供應。
為什麼會吃撐死人?因為家裡的勞力有力氣幹活,勞力要吃多點,而不幹活的老人孩子,自然能少吃點就少吃點。現在可以放開肚皮吃,就沒有節制了。
當然吃多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搶著吃和多吃多佔的貪小便宜的心理,最終害死了自己。
移民吃飽了,繼續趕路,趕到騎兵一師為他們準備的駐地,並且領到分配給自己的物品。
百姓一直以為王菡娘他們說的是假的,做好了被騙的準備,他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200畝土地,3年的免稅,其他的沒有想過。
他們沒有想到剛出關,就分來了糧食,農具,衣服。他們領到每人多達500斤的物品,一戶6口之家多達3千斤的東西,讓這些百姓立刻陷入癲狂,畢竟這些東西是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見到的財富。
至於土地,牛馬,他們都知道關外這兩樣東西並不缺,也相信王菡娘他們不會食言。
這裡大部分人都是活不下去的,才出來討生活的。當然他們也是負著探路的使命,幫那些稍微好過一點的窮親戚探探路。
現在瀋陽兌現了當初的大部分承諾,就派家裡年輕人回去召喚那些窮親戚。
於是路上出現一副奇異的想象,往關外走的都是一身破衣爛襖,進關的都是一身光鮮亮麗的人。
這些一身光鮮亮麗的人走在鄉間的路上,被各種人一一追問。
這些小夥子從來沒有這樣被人注意過,於是把自己路上怎麼吃白麵饅頭,吃大塊的肉,分到的東西比家產還要多幾倍的事情,說了出來。
一兩個人沒有人會信,但回去叫人的,不是一兩個,而是成百上千,在眾口鑠金之下,移民的好處被幾何倍數的放大,那些觀望的人也被說的心動踏上了移民之路。
人口的虹吸效應形成了,移民不僅是朔州,還有勝州,代州,雲州,甚至遠蔚州,嵐州,太原府等州府的百姓紛紛出關。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