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菡娘聽到王峙說老三,她知道是自己的三爺爺王夔,曾經在前朝任國子監學監,學識很深,為人方正,作為自己孩子的老師,是求之不來的。
於是謝道:“如果三爺爺願意的話,求之不得。只是瀋陽苦寒,三爺爺年紀不小了,他願意去麼?”
王峙擺手說道:“你答應就好,三爺哪裡你不用操心。”
他停頓一下說道:“你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和你三爺爺商量!”
王菡娘這才明白,王峙讓三爺爺做自己孩子的老師,實則是做自己的軍師,謀主。
這對她來說,是絕對的好事,至少有人商量。
但她哪裡知道!王夔是一把雙刃劍,成就她,也會毀了她。因為王夔始終是王家人,為的是王家的利益,在王菡娘和王家的利益起衝突的時候,王菡娘就會無情的出賣。
當然現在的王菡娘並不知道這後果。王家也不為些許小利把王菡娘出賣,他們會利用王菡孃的關係,持續壓榨王菡娘帶來的利益。
王菡娘祭拜過父母后,就往歸化趕,因為過了冬至日,天氣日漸寒冷。如果不在下大雪前趕到歸化,很可能被風雪堵在路上。
太原到雁門郡的路還是好走的,雖然官道兩邊時常有高百丈的黃土山橫亙在路上,還有數不清被雨水衝的如同刀削斧劈一般陡壁,但經過千年的修繕,石頭鋪就的官道還是比較平整的。
當然橡膠輪胎,彈簧鋼,彈簧組成的懸掛系統,讓馬車不至於太顛簸。
不過也有麻煩,就是每天的行程受到水源的嚴重限制。這一路上,都是半乾旱區,年降雨不過四五百毫米。
而11月之後,是旱季。基本上沒有降雨,溪流斷流,沒有水塘,所以只有在官道邊上的驛站和村子的水井裡打水。
水缺少,最不缺少的是風。大風颳來,裹挾著細黃土,拍打著每個的臉頰,鑽入每人的口鼻之中,灌的滿嘴泥沙。還好,事先準備了口罩,才逃過吃飽黃沙的命運。
出雁門關,行軍的速度更加慢了,黃土的山谷愈發多。雁門關內沒有的土匪出沒,出了雁門關,流寇也多了起來,其中還混有大量的突厥人。
他們短時間不敢靠近,他們不瞭解這支軍隊是誰家的?運著什麼東西?隨著越來越瞭解,加上有心人的串聯,在朔州到參合口殺虎口)聚集。
這些人動作,自然被情報局的人偵查到,然後被送到保衛團。
保衛團的處理非常的簡單,在沒有通知王菡孃的情況之下。放出偵查連,對必經之路偵查和清除。
土匪,流寇和突厥人盤踞的地方都是黃土的山嶺,這些山嶺三面如同刀削的陡壁,只有正面一條不寬而陡的山道,這樣的山寨放冷兵器時代,都是要巨量的人命和時間填的。
現在,這些山寨不過是一個個靶子,而且是把自己置於死地的靶子,三面懸崖讓他們無處可逃,當迫擊炮從天而降的時候,就註定他們的命運。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