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蔓的死,本來就是一個狂熱者挑起來的事情,本來算不上什麼大事。
但在卻發生在敏感的時節,這個時節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爭鬥開始白熱化的前夕,兩人都自然而然想到是對方,想用趙英蔓的死做文章。
在別人看來,趙英蔓不過是一個女子,一個正文館的副祭酒。但上面的人哪個不知道,趙英蔓背後就是瀋陽的吳歡!
現在她死了,這就事大了。誰動手,吳歡自然會報復。至於怎麼報復,誰也不知道,都最少不會站在動手的一方。
李淵拿到李剛的奏摺,感覺異常的燙手!自己準了,對太子的聲譽損毀太嚴重。
不準,又不能,撇開他是趙英蔓的學生一層不說,就正文館副祭酒在他家莊子被刺殺,就這一條,足夠李剛削職為民了。
最要命的是,這時候他那野心勃勃的二兒子的在蠢蠢欲動。
自己幾次削弱他的軍權,但每一次都被新戰事打亂。那些領軍的將領根本就不能獨當一面,被打的稀里嘩啦的。不得不把更多兵權給這孩子,讓他上戰場。
這孩子還真沒有讓自己失望,每次都是凱旋而歸。但他知道,埋下的是奪嫡的隱患。這孩子就是一把雙刃劍,傷別人的同時,也在傷自己。
再這樣下去不行,得要把他的軍權拿回來,把他手上的那些驕兵悍將分到各地去,消弭這快要到來的大禍。
但想到吳歡,這念頭又按了回去,難道還和以前一樣,雪藏之後又請出來?
相對於李世民,他更喜歡李建成,李建成有非常成熟的政治手腕和正事處理手段。很多穩定大唐的政策都是他提出來的。
換句話說,就算自己駕崩了,李建成能很好的繼承現在實行的政策,讓大唐強大富庶。
而李世民在山東的作為,讓他看不到對自己是政治延續的苗頭。說到底,他也怕李唐和前朝那樣不過二世。畢竟前面十多朝擺著呢!
這事情還只能自己想,不能和任何人說,只能憋著。哪怕漏出一個字,就是滔天的巨禍。
對於趙英蔓的生死,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知道吳歡的不會為一個女子動手,最多把那個殺人的人送過,讓吳歡處理。
不過最好自己砍了他的腦袋,連同案卷一起過去,這樣兩邊的面子都有了。
至於李剛的請辭,他權衡之後,答應了李剛的要求。
並且給了趙英蔓很多賞賜,並且以郡主的規格厚葬。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想做文章,但李淵卻不想做,現在不是大興牢獄,排除異己的時候。在詢問出大致的情況後,就讓人砍了李焓。
送走人頭的時候,李世民接到長孫無忌的書信,信上寫了出售張騫號同級的價格和起買的艘數,以及幫忙培訓海軍。
李世民沒有想到吳歡會這樣大方,會賣那樣的大戰艦10艘,更想不到會幫忙培訓海軍,但隨即洩了氣。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