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東方的使團來了,而且還是一直龐大的艦隊,必定帶來大批次的商品!最有意義的還是東方的商路開啟了,泰西封有些蕭條的商業必定會繁榮回來。
商業繁榮了,國家的稅務就能多收些,戰爭支出就會多許多。支出多了,就能多徵士兵,多打勝仗,給百姓的壓力就會小下去。
這樣的連鎖反應,庫薩和怎麼可能不知道?他很想親自到海邊迎接,但和羅馬帝國的戰事還在膠著,根本就離不開人,於是派了兒子喀瓦德,親自到河口迎接。
喀瓦德看著海面上的大船,他不知道說什麼,但有一點,自己親自來迎接並不委屈。
雙方客氣的互相見禮之後,弄清楚瀋陽不過是屬國後,讓喀瓦德更加的驚訝,因為一個小小的屬國都有這樣大的艦隊。
和薩珊波斯的貿易是大頭,因為過了薩珊波斯,前面的除了東羅馬,就沒有幾個大國。
而東羅馬的生意註定是做不成的,他要毀掉君士但丁堡,就要空出大部分載重,否則,怎麼把君士但丁堡的財物運走?一個幾十年的戒日王朝都有幾千萬貫的財貨,一個近幾百年的國度,那財富又怎麼會少?
幼發拉底河雖然大,但是進不了大船的,別說像張騫號,蘇武號這樣的大船,連武裝商船也是進不去的。這幾千噸貨怎麼運到泰西封成了難題。
喀瓦德原來並不在意,在他看來,幾十艘蘆葦船就可以運回泰西封。當艦隊把商品裝運到碼頭,在碼頭上堆起一堆堆貨物的時候,他明白,沒有千條蘆葦船是運不進泰西封的。
還好喀瓦德是一個很果斷的皇子,他徵用了在幼發拉底河上的所有蘆葦船,給艦隊運貨。
然這些船很大一部分是商船,結果就是東方來的巨型商隊要進泰西封的訊息,很快就傳遍整個薩珊波斯,各地有實力的貴族和商人都湧往泰西封。
周之翎站在最大的一艘蘆葦船上,聞著蘆葦的氣味,這艘蘆葦船不是很大,長不過20米,寬不過2米。
這艘船載著他,還有半個連的警衛,還有進2噸的裝備和禮物。他打破腦袋,也不想不明白,這艘船為什麼不沉。
他曾經聽吳歡說起過,他是抱著蘆葦過黃河的,那時候可是冬季了,那種悽惶,他能想象的到。
現在他居然也坐在蘆葦的船,但這和悽惶根本就不搭邊,有的只能傲氣,沒有錯就是傲氣,翻手之間,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傲氣。
河口到泰西封有近千里的路程,好在河邊有很多城市,住宿和食物根本就不成問題!
漸漸的蘆葦船是越換越大,船也越來越少,從開始的上千艘,到現在的200多艘。
周之翎還弄清楚了這蘆葦船為什麼能載這樣多的東西,還不漏水。原來他們在船底塗有一層厚厚的瀝青,這使蘆葦船非常的牢固,也讓蘆葦船不滲水。
他意識到這瀝青對海船非常有用,可以交易一些運回瀋陽,於是在單子上記下了一筆。
幼發拉底河口抵達泰西封有500多公里,每天船行不過百來公里。所以時間很長,路上相當的單調,喀瓦德一直觀察周之翎和他的衛隊。
頭幾天,他不好意思問,等熟絡了,他就帶著翻譯,到周之翎的船上,詢問東方的事情,順便混吃混喝。
說難聽的,就算是在旅途上,周之翎的伙食,也不是喀瓦德這些所謂的皇子不能比的。什麼蒸包子,饅頭,麵條,更別說什麼紅燒肉,魚蝦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