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明說道:“我也是受王爺指教的,他說別小看一根針,一根線,賺半文一文的,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產業,上百萬貫的收入根本就不是問題!”
吳歡原來就出生在義烏這個商人的城市,裡面出現太多的奇蹟,一根吸管,一個相框,一個耳環……每樣東西都能造就幾個甚至幾十個千萬,億萬富翁。
所以吳歡一直在告誡吳德明這些貿易公司的人,勿以小而不為!勿以常而不做。這些都是日用消耗品,週轉很快,盈利很高的產品。
魏和:“我說呢!原來是王爺指導的,你是想不出來的。”
吳德明心中雖然不高興,但也不往心裡去,本來就是王爺的指導,這沒有錯!
在盧容城留了50個人,當個軍事存在,艦隊返回瀋陽!
吳歡和柴紹的3年之約傳了出去,在瀋陽引起非常大的震動。他們不明白吳歡會答應這些要命的條件,在他們心裡,應該向大唐提條件,讓大唐安撫瀋陽。
現在調了個,給都是那些要命的技術,鋼鐵,武器,教育,種子,機械,印刷,哪樣不是命脈?就這樣輕易授予人?
按說所有人裡面孫思邈最不應該反對的,因為他最悲天憫人的!吳歡的援助計劃,拋去槍炮生產線,剩餘的都是有利於百姓的。但吳歡沒有想到的是,反對最厲害的就是孫思邈。
這不孫思邈怒氣衝衝的進來很不客氣的說道:“市面流傳的7大條是真的麼?”
吳歡有點迷茫:“什麼7大條?”
孫思邈:“就是答應柴紹3年後的事情!”
吳歡起身給孫思邈泡了一杯茶,一邊泡一邊說:“這事情不是很好麼?你怎麼生氣啊?”
孫思邈怒瞪著眼睛說道:“好?哪裡好?你跟我說說哪裡好?”
吳歡把水杯遞給孫思邈,一邊說道:“鋼鐵廠辦在大唐,可以使百姓的用鐵用鋼價格便宜上幾倍。
老頭你也知道,百姓沒有鋼鐵的日子是怎麼樣?用木棍,竹片種地的,你又不是沒有見過。百姓有了鋼鐵農具,他們勞動效率會增加很多,日子也會好多很多。”
孫思邈不滿意,把水杯放一邊說道:“如果你想中原的百姓過的好,就帶著你計程車兵打回中原去。”
吳歡苦笑搖搖頭說道:“我曾經和你說過,最近的幾年裡是不可能的,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休養生息。
畢竟我們的人口太少,我們可以用的人也太少了,這樣進入中原,我們最終的結果,不過是改朝換代,沒有任何實質的改變。”
孫思邈:“改朝換代?你當皇帝,這不是最好的麼?”
吳歡搖搖頭說道:“自漢以來,到現在發生叛亂不計其數,知道為什麼嗎?”
孫思邈緩和一點說道:“這我還真沒有去想過!”
吳歡坐下說道:“漢的覆滅是因為土地兼併,百姓無田可種、另外一個就是大地主,大門閥形成,他們壟斷土地,壟斷士人上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