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突然笑起來:“你準備把這王宮拆回去?難道和駱秘書,劉二牛那樣,把皇帝的行宮拆回去?”
人們都是這樣,明明是底下的做的事情,都喜歡扣到上級或者更高階人的頭上。
吳德明笑道:“拆回去造船啊!商船太少了,多造些,把天竺的線路固定下來,然後繼續往西走。本來計劃抵達埃及,結果在金耳城就把攜帶的物品銷售完了。
下面還有那麼多國家,可以想象這要多少貨物,武裝貨船還要大規模建造啊!”
魏和鄙夷的說道:“現在海軍還不夠呢?怎麼可能造商船呢?”
吳德明:“海軍的軍艦?軍艦當然要建造,不過軍艦可能不再用柚木建造,我聽說用鋼鐵建造了。”
魏和吃驚的問道:“用鋼鐵建造?那得多少鋼鐵?還有鋼鐵的怎麼建造啊?難不成整個鑄造不成?”
吳德明被魏和的問題整笑了,他也打趣說道:“聽他們說,要用大錘,一錘一錘錘出來。”
魏和很老實的點點頭說道:“這船一定不是很大!”
吳德明:“為什麼?”
魏和:“要是大船那要多少大的火爐,邊上到是好說,但中間怎麼錘?”
吳德明知道魏和是實心眼的人,不能再開玩笑下去,說道:“不能把一塊塊鐵板拼接在一起?”
魏和很認真的想想說道:“不漏水麼?”
吳德明說道:“想來不會漏水吧,王爺有把握吧!”
魏和嘿嘿笑道:“如果是鋼鐵戰艦的話,根本就不怕火船了,撞擊也不怕。就是不知道這船有多大?”
吳德明:“這我就不知道了!走,到後面看看!”
沒有想象中的亂,所有的門都是大開的,裡面的空空如也,顯然是被人拿走了。當然這些都是小的,他們要去的府庫,裡面的東西才是大頭。
府庫沒有多少東西,有幾千貫的銅錢,幾千匹布帛,還有就是一庫一庫的稻穀!
在魏和眼裡,這場戰打輸了,繳獲的這些東西完全不夠抵消耗掉的子彈錢。
對於吳德明來說,這庫房裡這幾十萬擔稻穀就非常的值錢。這個值錢當然不是錢的意義上,而是對瀋陽來說,這稻穀就可以供十多萬人一年的消耗。
燕軍襲擊了林邑,盧容城的艦隊毀了一半,這訊息早早的傳到了廣州。深受林邑動亂之苦的馮盎,大吃一驚,然後就很開心,大擺筵席之後,晚上還夜馭三女。
他在瀋陽,在廣州,無時無刻不在了解吳歡和他部下的作風,他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就是吳歡喜歡把人分成兩類,一類是中原王朝和親近中原的人,就像自己這樣的人。他對這一類人非常的寬容,會給予大力度的支援。
而另一類人,就沒有這樣的待遇,通常是中原王朝的敵對,或者善變的人,他下手非常的狠,不是重創,就是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