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琿以為自己很有道理,更加來勁:“他吳歡沒有朝廷的抬舉,說給他封王?一個反賊,現在卻端著架子,真是豈有此理。”
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何人不知天高地厚,在此大放厥詞?”
李琿聽到有人駁斥,立刻如同豪豬遇見敵人,炸了毛。反問道:“你是何人?竟然聽我們說話?還出言不遜,放肆!”
來人說道:“我乃太子中允王圭,你是何人?”
李琿:“你一個太子……”
話沒有說出口,被柴紹打斷:“還不拜見太子中允?你想幹什麼?柴紹拜見太子中允!”
其實柴紹的官階比王圭高上不少,之所以這樣抬舉王圭,是因為李琿的話很容易招來殺身之禍。
吳歡不追究,皇帝也會殺人。因為皇帝連殺子之仇都忍下了,卻因為一個副使口出狂言,使維持在長安,瀋陽之間薄薄的關係徹底撕裂。這罪名不僅李琿要被處罰,自己這個正職更加要被處置。
李琿聽到太子中允王圭名字的時候,心中打了一個機靈,他之所以敢對柴紹放肆,是因為柴紹不久和平陽公主和離,讓他認為柴紹已經失去李淵的寵信。
但王圭卻是實打實的被太子李建成寵信的人,他如果在太子李建成面前誰兩句,自己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
他想想還是妥協說道:“使節團副使李琿,拜見太子中允!”
王圭並不給李琿臺階:“你是副使?霍國公是正使?你副使的職責是何事?燕郡王是否迎接該是你操心的麼?
在此大放厥詞,如果傳入燕郡王的耳朵,向大唐發難,你的腦袋澆滅不了燕郡王的怒火,更澆滅不掉皇上的怒火!還不回到房間待參!”
李琿的牛脾氣上來:“王圭老兒!你……”
柴紹一把扯過李琿的手:“李琿你胡說什麼?回房間去,閉門思過!”
柴紹回頭對王圭說道:“李琿年少,血氣方剛,見無人迎接朝廷使節,所以憤憤不平!還望太子中允體諒!”
王圭:“不迎接朝廷使節就怠慢了嗎?當初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來瀋陽,也是無人迎接!難道燕郡王就怠慢了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了嗎?
他們工作人員去接待你們的時候,應該提醒過吧!為安全,他們不會是車站,碼頭派官員迎送使團!”
這個規矩其實是吳歡偷懶,他最討厭迎來送往,以安全為藉口,把這迎來送往堂堂正正的去掉。
不過從安全形度來說,在車站,港口迎接送別,這中間很容易被人刺殺。所以把這個禮節去對,對安全有絕對的好處。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