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恆也脫掉鞋襪,對劉參說道:“看樣子很多啊!一起下去你選選,好的,我們就揹回去。”
石灘上,瑪瑙很多,有大有小,有紅有綠,有黃,有無色的,當然也有好的,差的。
億萬年前火山運動,把瑪瑙送上地表,風吹日曬,大水推動,打磨成為一顆又形態圓滑的寶石。
很多人問,瑪瑙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沒有人撿?問題在於認識他的人很少。就像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鋯石和鑽石的區別,麥子和韭菜區別。
很多東西就是這樣,在認識的人眼睛裡,價值連城,而在不認識的人眼睛裡,不過是一塊廢物。
劉參不再撿,而是分辨瑪瑙的好差,判斷值得帶回去。這個河灘不是很長大約200多米,表面的瑪瑙很快就撿完了。不過戰士們就挽起褲腳,在水中找瑪瑙。
面對5籮筐的瑪瑙,劉參不是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負,他都一度認為這些都是普通的石頭,在也太多了,這樣多的東西怎麼會值錢?
杜恆看到失神的劉參,過來問道:“怎麼了!”
劉參:“沒有什麼!好像上面的都撿完了!”
杜恆:“是啊!現在戰戰士們已經下河摸了!”
劉參:“我們到上游下游,看看,也應該還有。”
杜恆:“嗯!這河裡的瑪瑙是那裡來的?”
劉參:“可能是山上衝下來的吧!”
杜恆:“那不是山上更過?”
劉參想想說道:“不知道,不過可以碰碰運氣!”
杜恆:“我想先撿河道的,這樣我們可以早點會回瀋陽,到時候,請國公爺派更多人裡尋找!”
劉參點點頭說道:“嗯!把隊伍分成兩隊,一隊往上搜尋,一隊往下。”
杜恆:“這樣也好,他們也認識瑪瑙了,估計不會漏過好東西。”
劉參說道:“你派人跟著我,我想去上游看看,可能有礦脈。”
杜恆:“嗯!這樣好!”
劉參也不知道什麼是礦脈,當然個更加不知道瑪瑙的成因。吳歡在他臨行前,給他粗粗的科普,知道礦脈和成因。所以他要去找礦脈。
億萬年的搬運運動,當初的火山口早已經不知道去哪裡了,對他來說,能做的只能估摸著尋找。
可是這尋找礦脈,哪有河灘上撿來的容易?他面對的是原始森林,除了大量的腐植物覆蓋,下面還有厚後的泥土。
不過劉參也不是傻瓜,他不會去挖洞,而是看溪流切割出來的切面,在那些地方可以看到岩石的走勢。
然而,劉參並不知道地質構造,他只能檢視溝裡有沒有礦脈,或者說沒有被水衝遠的瑪瑙。
天漸漸的暗了下來,劉參一無所獲的回到營地,他進入營地看到,裝滿瑪瑙的有10多個,擺在營地中間,周圍圍著鐵絲網,16個武裝到牙齒計程車兵守衛在那裡。
杜恆看到劉參的表情知道沒有收穫,對他來說不急,他現在最主要的目標的就是小河。表面的瑪瑙撿完,和指導員商議了一下,決定把小河斷流,造出篩子,然後慢慢篩找。
杜恆對劉參說道:“沒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