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知道每年南下打草谷,是頡利當上突厥可汗後的慣例,不管草原是好年景還是壞年景。也知道頡利在不遺餘力的左右中原的戰局,肢解中原。
對頡利來說,一個戰亂四起的中原才符合他的利益。頡利一度想效仿拓跋珪入主中原,但部下的反對作罷。
現在頡利再次南下,這是意料中的事情,太原會不會被攻下,吳歡沒有一點擔心。不是他不關心王崔氏的安危,而是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
現在在太原的那一帶,常年戰亂,到處都是塢堡。很多人不知道塢堡是什麼,其實就是城堡。
常年的戰亂,身在戰亂中心的太原,大族從西漢末年就開始建造塢堡,到現在已經近600年了。
600年的發展,塢堡形成一個個完整的軍事防禦機制。所以突厥人在沒有強力的攻城器械,想一個一個攻破,就要付出大代價。
這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突厥人是不願意去攻這些塢堡的,他們更加願意去攻城市,那他們得到的更多。
吳歡沒有等韓孝基回答,又問道:“定襄的百姓接過來,你覺得要多少和你這樣的軍隊?能夠保護他們的周全?”
韓孝基說道:“保護他們一萬步兵就可以,沿著的山路回來就好!”
吳歡想想說道:“如果從山路回來,這樣要走1個月吧!”
韓孝基點點頭說道:“差不多!”
吳歡:“如果一路上布好補給點,會不會快點?”
韓孝基:“如果這樣的話,半個月就好!”
吳歡突然問道:“如果我把隋廷弄過來,對我們有好處麼?”
韓孝基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不好!絕對不好,隋廷不是漢庭,有400年的名聲積累。相反隋廷的名字臭名昭著,對這所有的瀋陽百姓和整個中原的百姓唾棄。如果我們迎他們過來,對我們沒有一點的好處,而且我們會被天下人攻擊!”
吳歡手指敲著桌子,他以前在意的是定襄郡的百姓,現在看上了土地下面的資源。那些資源雖然暫時用不上,但隨著開發深入,各種資源必定會捉襟見肘。
他有想過先用別國的資源,也決定用別國的資源,但資源豐富的地方,還是自己佔著的好。
站了那一塊是好,但現在自己是實力還不能扛下突厥和李唐的兩面攻擊。畢竟瀋陽和河套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
定襄的百姓自己是放不下的,所以要把百姓遷過來,至於隋廷!把他們送給李唐?還是用艦隊把他們運送到臺灣島,或者南洋?
到時候傳說自己弒君!這算什麼回事?不過這幾百年,皇帝死的還少?誰在意了?算了,還是讓他們安安穩穩的活下去!
玉璽!那不過是一個象徵,在實力的人有多少人在意那玉璽?還不是一樣,怎麼當皇帝,就怎麼當皇帝!
想到這裡吳歡說道:“你們和楊川有沒有約定?怎麼聯絡?”
韓孝基搖搖頭!
吳歡又問道:“那他有沒有說他住哪裡?”
韓孝基點點頭說道:“有說!好像在安定街馬皮巷甲號院!”
吳歡記下來說道:“辛苦你了!去休息吧!”
韓孝基點點頭!
吳歡對駱履元說道:“讓翔鯤來一趟!有事情和他商量!”
駱履元:“樂之!你還是要對定襄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