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和李剛開始商談和親的事宜。明面上和親的事情簡單,實際上是非常繁瑣。從聘禮到求婚流程,到吳歡是否上京迎親,建造公主府,安保等等!這樁樁件件都要商談。
其中這吳歡是否上京迎親成為雙方的焦點。吳歡是絕對不想去長安的,歷史上太多教訓讓他對長安敬而遠之。
當然吳歡是不會說我怕死,我不去長安。他實在有太多的藉口不去,其中北扶余城的進攻滲透,和高句麗還在做戰,防禦突厥的襲擾。無論哪一條都比吳歡去長安迎親重要。
李剛是倔強的人,他不會因為吳歡有太多的事情而放過吳歡。上京迎親是一個臣子對上位者必要的尊敬,不能因為有些許小事,說不朝見就不朝見。
這結果可想而知,雙方都僵在那裡,誰也不讓誰。最後還是平陽公主讓李剛讓步,無休無止的扯皮才告一段落。
傅奕看著手上的《古本老子》,然後又放下。他是一個非常小心的人,寫下的書籍或者文字都會被定期的清理掉,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他在做的事情就是得罪人的事情。稍有一點的把柄,很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李剛看著本身樂天派的傅奕,一籌莫展。他好奇的問道:“仁均你怎麼了?”
傅奕回神說道:“沒有什麼!老哥!你對瀋陽的感覺如何?”
李剛搖搖頭說道:“很不好!”
傅奕知道李剛這幾天到處碰壁,想想也好笑,在長安處處受人追捧的太子少保,卻在瀋陽處處碰壁,一個學校的看門人都對他不待見!
傅奕:“老哥還為學校的門口事情懊惱?”
傅奕說的是昨天傅奕和李剛在街上行走,看到瀋陽第一小學,想進去看看,結果被守衛擋在外面。
聽著人之初,卻不能進去問詳細,那心態自然崩了,李剛再也顧不得的修養和守衛開始槓起來。
守衛見李剛年紀大,說了幾句就不說話了,就是不讓李剛進去。李剛沒有辦法,就去找吳歡,吳歡不在瀋陽城裡,一口氣下不去,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李剛:“不是!那些守衛並沒有錯!我只是想不明白。這人之初,性本善,是誰寫的,這是蒙學的好教材,朗朗上口,又易懂。我不過想借來看看,可是他們就是不讓我進。”
傅奕苦笑道:“不僅是你,虞世南他們也沒有進去。嗯!孔穎達也一樣。”
李剛:“你知道?“
傅奕點點頭說道:“知道一點,卻是不多!”
李剛:“這樣說來,他們也碰釘子了?”
傅奕點點頭。
李剛想起自己臨行前,拒絕魏徵的求見,現在想來實在太唐突了。
李剛:“也不知道學校裡學些什麼,哎!如果我們有機會看看他們教授的東西就好了。”
傅奕“我不明白你們要知道學生學什麼,為什麼不去問問學生,一個勁的想進學校做什麼?”
李剛聽到傅奕的話,一排腦袋說道:“還真是,走,我們去看看學生回家,我們找一個學生。”
兩人來到學校門口,在路邊的原木長櫈上坐了下來。等待從來都是最漫長的,也是無奈的。
傅奕興致勃勃的看著街道,街道鋪的是沙石,沒有其他的城市常聞的到屎尿味。
等了不多時,一個穿著麻布衣服,在胸前,背後鑲著黃色布條,手臂上套著紅袖套,寫著糾察,一手提畚箕,一手拿掃帚的60多歲老人,把地上的落葉和雜物掃掉。
這是傅奕沒有見過的,好奇的問道:“老弟,你們這是?”
掃地的老人看到有人和自己說話,有點驚訝問道:“這是和我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