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履元接過麥芽糖,放在嘴裡吃,一副幸福的樣子。
吳歡對駱履元說道:“現在的義烏還好麼?”
駱履元:“好!很好!現在歸大唐管轄!對了,你住過那個樹林,說出了一個神仙,很神,很靈。”
吳歡啞然:“我在樹林裡住了那樣久,怎麼沒有遇見神仙啊!”
駱履元也啞然失笑,搖搖頭說道:“你是沒有遇見神仙。但他們遇到了你!你送仙薯的那家人,因為第一年仙薯豐收,第二年整個村子都種了仙薯。
他們感激你的恩德,你說的那顆樟樹下,蓋了一個小廟,當年紫薯又豐收了,驚動了剛上任的縣令。他出資給你修了一個大大的廟宇,叫紫仙薯觀!”
吳歡:“怎麼確定是我呢?”
駱履元:“他們給你立的像,太像你了。再說了,你在佛堂的作為,誰不知道是你啊!聽說,你那徒弟張羶娘夫妻,何龜的父親也要一同給你立一個廟!”
吳歡忍不住吐糟說道:“我還沒有死呢,就開始給造廟了?不知道我那徒弟和何龜的父親給我立什麼廟?難道是鍋神?”
駱履元:“這是生祠,有大功德的人才有的,國公留在佛堂的恩德足夠配享生祠了。”
吳歡苦笑說道:“什麼大功德!不過是有一個紫薯,一口鐵鍋而已。”
駱履元:“對於燕國公你來說,是小事情,但百姓來說是另外一件事情。你留在小村的紫薯,畝產近30擔,藤蔓可以吃,這使的小村不僅沒有饑饉之虞,而且賣種子,使得村子富裕了起來,讓周圍的村子也沒有飢餓。
這就是大恩德,百姓期盼的是衣食無憂,而燕國公就幫他們解決了食的問題。
至於回鍋面,鍋,讓佛堂人除了種田之外,有了另外的謀生手段。你不知道,何龜的父親開了一家很大的鍋場,每天到他家批發鍋的絡繹不絕。”
吳歡知道這時代對神仙的態度,現在自己回去搗毀給自己立的生祠,人家立刻籌款,建立一個更大的。他們會單純的認為,吳歡搗毀自己的生祠,是嫌棄廟小,而不是吳歡不喜歡。
吳歡點點頭說:“何龜一家過的好就好啊!我還準備派人,把何龜的喜歡的小娘帶到瀋陽來。”
駱履元嘆了口氣說道:“是葉小娘麼?”
吳歡:“你知道?”
駱履元:“何龜妻子去世之後,我勸他續絃,我還在族內物色女子。他說他喜歡曾經的鄰居,葉小娘。我差人專門去葉小娘的夫家去提親!哎!人沒了!”
吳歡:“啊!怎麼會!”
吳歡轉頭看了一眼遠處警戒的何龜,問道:“他知道麼?”
駱履元搖搖頭說道:“我也是來的前幾天才知道,不知道怎麼和何龜說,就耽擱了下來。”
吳歡:“怎麼沒有的?”
駱履元:“上吊!受不了家裡妯娌和鄰居的白眼一時間想不開,就上吊了!”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