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伐樹,儘量多的伐樹,現在這些地方都是森林,開墾土土地就必須把樹木閥掉。
有過瀋陽周圍的經驗,木樁是不能留在土地上的,否則很礙事。
所以,現在他們伐木之前,在樹木的一側先挖深坑,最少截斷一半的樹根然後,再爬上大樹的頂端綁上繩索,然後讓掛上4頭騾子使勁拽。
樹根被折斷,沒有截斷的那些樹根也會被翻上來,這樣犁耕到的深度,大樹根都被挖出。
樹木,樹枝都連同樹根都被收集起來,樹枝和樹根都可以作為製造紙漿的原料。而樹木,會按照規格集中起來,分解成需要的規格。特別是鐵路興建,需要大量的枕木。造船的發展,需要大量合格的木材。
說到造船的木材,吳歡相當的懊惱,他有想過全鋼的輪船,但被造船師傅們否決了,理由是必要的地方用鋼鐵,比如船殼,用鋼鐵這無可厚非,但裡面的甲板,隔板等等為什麼不用木頭?
吳歡被人一頓頂撞才想起,到二戰的時候,大部分的甲板都是木製的。一個是節約鋼鐵資源,另外一個是降低船隻的重心。
整個都是鋼,那是二戰以後才有的事情。那時候造船技術迅猛發展,各種技術層出不窮。自己技術儲備好了麼?顯然沒有,自己太著急了!還好有人提醒,否則會摔個大跟頭。
進入夏季,春小麥逐漸黃了,成熟了,可以看的出是豐年。吳歡不敢大意,他天天關注著天氣,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場大雨就把一年的豐收給帶走。
吳歡緊張的等待收割期,緊張的他遠處飄過來都想去問問是否有雨。這才明白一個上位操心的東西,真的很多!就是一場雨也事關一個國家的生死。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收割期沒有下雨,吳歡吸取堤壩上的教訓,沒有再下地。但不代表他沒有事情做。
這時候,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草原民族開始準備劫掠的時節,他開始準備大規模作戰。環顧一週,四周皆敵,不可能不小心翼翼。
吳歡和高雅賢,魚元康,商量秋冬季的作戰方略。秋高馬肥征戰時,他們不作戰,別人也會逼他們作戰。
吳歡看著山川連綿的高句麗地圖說道:“高句麗已經陷入內戰,順便連百濟和新羅都捲入其中,但高句麗的北方大人好像對我們很有興趣!”
高雅賢:“北方大人高湯哲,他是平原王高湯的親弟。他鎮守在北扶余城,三十多年,成為一方霸主!估計高建武向高湯哲求救了,他才回來找我們麻煩!”
吳歡疑惑的說道:“他不回國爭霸,找我們麻煩是什麼意思?”
高雅賢:“可能他認為,我們是禍亂之源!所以找我們來了!”
吳歡:“北扶余城是草原,他們主力是騎兵!”
高雅賢:“是的!”
吳歡:“那這樣說來他們很難纏!”
高雅賢:“是的!否則他們不會抵抗幾十年!始終攻下被扶余城!”
吳歡沉思一下說道:“他們南下,必須經過開原!”
開原就是吳歡拿來做榷場的城市,從正月之後就開始修建,一座圓形的城市!現在修建剛過一半。
高雅賢:“現在開原城才修建一半,從外面攻到是不怕,怕是的他們有內應!”
吳歡皺眉點點頭說道:“把榷場放到城外,另外圍一塊起來。嗯!就放到城南,這不會受到高句麗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