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和孫思邈談了很久,孫思邈心滿意足的離開。吳歡站在窗前,看著鬱鬱蔥蔥的樹葉晃動著著陽光。
他曾幾何時,非常討厭門閥,認為門閥就是一個帝國的毒瘤,他們壟斷知識,壟斷土地,壟斷官場,壟斷一切能的,任何統治者都想除之而後快。
但現在,五姓七家和自己有關係的就有3家。時間久了,他發現了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門閥非常的好用,特別是對他這個創業初始的人來說。門閥的支援就像源源不斷的能量,讓吳歡迅速成長。
限制門閥?對吳歡來說,幾乎沒有這個必要,因為門閥生長的環境瀋陽這裡根本就不具備。
為什麼說門閥在瀋陽根本就不具備生長的條件?第一,這裡的土地足夠多,而人口少,門閥形不成土地壟斷。
門閥壟斷土地依靠的租賃關係,或者說是佃戶,依靠收取高額的租金維持門閥自身的發展。這一點在瀋陽幾乎不存在,在瀋陽,一切土地都歸政府所有,不準買賣土地。
第二,知識壟斷,這裡的獲取知識非常的方便,或者說這裡是強制獲取知識。小學普及,隨後可能的初中高中,大學。以及書籍,紙便宜,使知識普及化,讓門閥失去最重要的儀仗。
沒有知識壟斷,就沒有了權勢上的壟斷。門閥為什麼在北宋後再不能出現,主要原因是舉薦制被科舉完全替代,印刷術出現使知識廉價化,平民化。
當然,如果吳歡願意的話,這些門閥會在這裡發展成資本家。
門閥成為大資本家,也只能是一般的資本家,他們無法掌控國家命脈。吳歡既定的國體就是以國家為主的資本體系,所以事關國家命脈的行業,比如,能源,交通,通訊,電力,糧食等。基本會排斥私人資本。
吳歡想到這裡,回頭對參謀說道:“去把盧遂請來!”
盧遂一直在等吳歡的召見,他見識過吳歡的大手筆,知道成全孫思邈,自己能分很多好處,如果鋼鐵的話就更加好了。
盧遂來到吳歡的辦公室:“見過燕國公!”
吳歡:“來了!今天叫你來,是談合作的事情。你們范陽盧家主要走那些貨?”
盧遂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們盧家主要是和遼東,以及突厥的貿易,主要是從兩個地方運進馬匹和皮革,馬尾,牛角,牛勁等物。”
吳歡點點頭說道:“那出哪些貨?”
盧遂:“陶器,鹽,茶葉,以及絲綢,布匹!”
吳歡想想說道:“我準備在瀋陽以北建立一個城池,主要是作為榷場使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
盧遂:“榷場?這個當然好,只是這稅賦?”
吳歡:“進2成,出2成!”
盧遂皺皺眉頭說道:“這是不是太高了!大唐都是三十稅一。”
吳歡笑道:“這樣低啊?是一個稅卡交一次,還是一交就不再收了?我瀋陽,只要在稅卡上交過一次,整個瀋陽都不再收第二次!”
盧遂:“一個稅卡交一次!”
吳歡又問答:“哪個合算?”
盧遂:“這樣的話瀋陽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