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怎麼解釋?只能耐住性子說溫度是怎麼回事,熔點又是什麼。都說一遍,沒有辦法,這不能拒絕回答。
吳歡看著爐溫,慢慢變白,鐵水慢慢流出來,心中有種想傾訴的感覺。找師母?還是師妹?
吳歡突然意識到,自己離開洛陽,還沒有給師母,師妹寫信告平安呢!
吳歡看到西山下的土地,想到東北冷到灑水成冰日子,該怎麼過?自己一個人裘皮一裹就好,但跟隨自己的這些老百姓呢?弄不好會凍死一半,所以這棉花一定要弄過來。
哪些地方可以種棉花?吳歡不知道,灤州能不能種,也不知道,不過先種了再說,讓章武的莊園也種。
某種程度上棉花比糧食重要,糧食只要自己努力一下,有的是,不論打下一座城市,還是和別人貿易,還是海里捕魚都可以彌補一大部分的糧食缺口。
如果沒有棉花,皮毛只能彌補一部分人的衣物,其他人,只能窩在家裡,這會嚴重的拖後生產的程序。
吳歡想到這裡,決定派人到太原王家,看看師母,師妹,再帶些棉花種子回來。可是帶點什麼禮物給師母,師妹還有師弟?在相對貧瘠的灤州找點符合心意的東西還是真的少。
師弟好說話,弄把好點小刀就糊弄過去了,而師母,師妹呢,送什麼?沒有拿的出手的地方,難道又背詩詞?好像也只能這樣了。
第一爐鐵水出來了,吳歡讓他們注入圓犁的模具中,畢竟不知道這一爐鐵水的質量是怎麼樣,圓盤犁對鐵質量要求不高,怎麼都能用。自己也可以觀察一下鐵質是怎麼樣的,如果還可以的話就直接拿來鑄造槍管。
第一爐的鐵水大約20多噸,就是4萬多斤,這讓所有人不可思議,特別是周之翎,他非常明白現在鐵的價錢,那可是30多文一斤,官府的買入價也在20文以上。這一爐鐵按官府的都可以賣800貫。而這一爐的時間2個時辰還不到。
看到又開始填料的小高爐,周之翎對一邊正在觀察鐵料情況的吳歡,說道:“這一爐的價值就在800貫,按現在的速度,一天就有6爐,4800貫的收益,這天下沒有這樣好的生意了!”
吳歡看了一眼周之翎說道:“這點產量算什麼?你沒有見過多的。一天幾十萬噸,那才是正的多!”
周之翎咋舌道:“幾十萬噸?我記得一噸是2000斤,那不是一天上千萬斤?主公,這……”
吳歡說道:“別這,別那的,告訴他們下一爐澆築槍支配件。”
第二爐的速度比第一爐快了很多,大約一個半時辰就好了。
他們把鐵水注入準備好的模具中,這些霰彈槍槍管和槍支配件。再怎麼樣,山寨的安全是第一重要的。而且這些槍管,槍支配件的量不是很多,一爐鐵水還多了很多。
其實吳歡這樣做是非常冒險的,這些模具都是耐火磚做的,卻難保不會沒有沙眼。如果炸膛的話,是會出人命的。不過,吳歡只是拿這些槍支當做過度期使用的,等工具和工匠齊備了再行替換。
這裡最缺的就是鐵匠,吳歡讓人問遍營地裡所有的人,沒有一個是鐵匠,只有幾個人略懂打鐵的,只能等這些幾個人慢慢摸索了。
吳歡這時候格外想何龜,也不知道他現在這麼樣了。如果他在的話,自己把鋼鐵廠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他。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