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在邊上聽到吳歡的話說道:“你不要想太多了,你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李世績吃驚的問道:“神醫!他真的病了三天?”
孫思邈點點頭:“是啊!3天!”
李世績責怪的問吳歡:“我就這樣不通人情?”
吳歡苦笑一下:“也不是,是我鑽了牛角尖。算了,不說了!”
李世績拍拍吳歡的肩:“這事情到此為止!好麼?”
吳歡點點頭!
李世績下午真派了100人過來學習,吳歡儘自己的能力教了傷口處理和骨折處理。
吳歡對李世績的戒心,不會因為見過李世績後就散去。不過攻下洛陽後,自己就去太原,應該沒有太多的交集。
吳歡教著那些士兵最基本的戰地救護知識,孫思邈也同樣教著。
孫思邈為詢問問題方便,搬進了吳歡的營帳,就是為方便聽吳歡的一些奇談怪論。吳歡的話孫思邈並不全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中醫是以調節為主的,而新醫學是針對病症本身的。
兩人相交久了,也就彼此瞭解對方,也就越尊敬對方,當然嘴巴里,不會留一點口德,疤臉小子是吳歡的專稱,老不正經的就是孫思邈的綽號。
兩人經常你來我往的抬槓,孫思邈老是輸的一塌糊塗。原因非常簡單,吳歡多看了近千年的歷史風雲和科學進步。加上那個知識只要坐在電腦前,沒有找不到的年代洗禮。見識自然不是孫思邈能比的。
不過醫學的事情,吳歡一般不做辯論,因為吳歡知道,自己不是專業的醫生。像鼠疫的方子是因為寫歷史小說的時候,無法繞過的,所以吳歡才記牢。
吳歡偶爾去工匠營看一下配重拋石機的製作過程,現在工匠營遇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合適做長杆的木頭。
按照吳歡的大拋石機的規劃,這根木頭長12丈,也就是36米。12層樓那麼高的樹,樹尖還要承受20噸以上的拉力,所以要足夠的粗。
在其他地方這種樹還好找,但在洛陽,有幾顆大樹?工匠沒有辦法,只能找吳歡解決。
吳歡自己也沒有預料到找不到合適的木頭,不過看到堆積如山的木頭和毛竹,心中有了底。
吳歡對跟在身後的老工匠說道:“你們沒有大的樹,不能拼接麼?”
老工匠:“拼接?郎君你說笑了吧?就算拼接的起來,怎麼能夠承受這樣大的重量?”
吳歡想想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於是說道:“現在也沒有辦法,只能試一下。這樣我們做3根柱子,一根全木頭,一根全竹子,一根竹子木頭對半。”
吳歡想想說道:“現在的主要粘合劑是什麼?”
老工匠說道:“魚鰾膠和豬皮膠。只是魚鰾膠很珍貴,量也不多。”
吳歡想想說道:“豬皮膠好了。這樣,木頭的呢,就把2根或者3根的木頭拼接在一起,介面長一點,最少5尺以上,卯接處最少5尺以上,卯接處裡面打上三到四根粗點的鐵製鐵銷,外面套鐵圈加固,我想應該可以承受較重的力量。”
吳歡一邊說一邊兩手手指做交叉狀。
老工匠點點頭:“這個我們回頭就可以試一下。那竹子的呢?”
吳歡想想說道:“這就比較複雜了,把竹子劈成2寸到3寸寬,長1丈,1丈3尺不等,削掉毛刺的竹條。竹條上打上10個到12個孔,然後用鋼絲勒緊,編織成12丈的長杆,然後外部再用鐵條固定。”
老工匠:“這個能吃的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