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搖搖頭說道:“恩師是我第一位老師,在這之前,都是我父親教我的!”
李百藥:“哦!令尊?他名諱?”
吳歡:“吳援朝!”
李百藥心裡反覆的唸了兩遍說道:“沒有聽說過啊!”
吳歡笑道:“李老,我們本來就是小門小戶,自然入不了你的耳朵。”
李百藥:“哦?是這樣麼?不見的吧,看你作詩,都是一等一的好詩,這家學淵源肯定很深厚的!”
吳歡搖搖頭說道:“我父親讀私塾的,大約讀過2年,後來,就沒有讀了。”
李百藥:“你們失散了?”
吳歡:“是的,我在託恩師在尋找!”
李百藥:“我在大王那裡還有點面子,我請他幫你找找?”
吳歡:“這不煩李老了,我們在義烏離散的,估計也在義烏,婺州一帶,這邊實在沒有必要。”
李百藥想想也是:“好吧!”
兩人沉默了一下,吳歡給李百藥續上酒。門外響起殷芊的聲音:“李重規,你一個人躲在這裡吃獨食,你好意思麼?”
李百藥笑道:“殷文盛他怎麼來了?起來去迎迎他!”
李百藥和吳歡出了船艙,看到卻是10來個人。
李百藥看看吳歡,吳歡苦笑一下:“裡面請!裡面請!”
船艙是非常寬敞的,碗筷也有,酒也有,眾人圍著小爐,開始聊起來。
從詩,聊到形勢,從形勢聊到從古到今,吳歡基本上不插嘴,哪怕是知道他們錯的離譜,他也一句不吭。
這裡都是李子通的大臣,自己如果說錯一個字,自己的名氣還是小事情,如果走不了,事情就大了,很可能連累到師母他們。
一鍋小魚眼見就吃完了,吳歡得要準備小魚,從新燉了一鍋。
吳歡告罪一聲,出了船艙,和王二說了一聲,就收地籠。這時候離上次收籠已經差不多2個小時,時間夠了,而且現在的漁業資源根本就沒有破壞,所以魚很多。
吳歡居然在地籠裡看到一個兩斤多的中華鱉,也不知道這時候鱉有沒有人吃。吳歡未穿越前的中華鱉基本就是養的,野生的基本上絕跡,有的話,也是天價。
吳歡自然不會把鱉給這些人吃,留給自己和師母他們一起補補,於是養在水盆裡。
魚,蝦比吳歡來的時候還要多點,吳歡讓王二他們處理魚。蝦,自己進去準備,燉下一鍋魚。
人手多,處理魚也快,吳歡在廚房很快弄好一鍋,放在士人中間。
殷芊他們聊的起勁,見吳歡又弄來一鍋,沒有注意。李百藥卻來興致,問道:“我來的時候,沒有看到你這邊上有魚簍啊?這些魚這樣新鮮,從哪裡來的?”
吳歡:“李老你吃,這是新鮮的,剛捕的。”
李百藥笑道:“瞎說,興致黑燈瞎火的,去哪裡捕魚!你這裡又沒有漁網什麼的!怎麼捕?”
吳歡:“小子有辦法,來李老敬你一杯。”
李百藥喝了一杯酒,他是博陵人,生長在長安,對面食有偏好,見鍋上沒有面餅,就不樂意了:“樂之,這上面怎麼沒有面餅啊!沒有面餅,總缺點東西,去和點面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