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樣,在這裡遇見張榮的機會會大大的提高。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抗金將領。而且當年縮頭湖一戰,將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雖然不知道這個人的武藝如何,但是他帶兵打仗的本領絕對不差。
而且它的水下功夫,恐怕並不遜『色』於阮氏三兄弟。
不過想要收服以他為首的梁山四義士,恐怕有一點難度,但是難度並不是很大。
幸虧扈二郎以前來過鄆城縣,否則的話,他還真找不到漁市。
“客官,買魚嗎?剛打撈上的大青魚。”一個穿著粗布短衣的漢子說道。
他知道他面前那麼一大筐魚,也根本賺不了幾個錢。賣魚在大宋朝來說是個賤業,辛辛苦苦也賺不了幾個錢。可是也沒有別的辦法,這畢竟是他們生存的手段。
他們賴以生存的手段。
扈二郎聽到聲音之後,停了下來。回過頭去,仔細打量這個漢子。
白淨的麵皮,濃眉大眼。雖然是鬍子拉碴,可也遮蓋不了那俊美的容顏。
上身穿著個褂子。下身一條粗布褲。腰間繫著根麻繩。
“那就來上兩條。哥,我順便向你打聽一個人,此間賣魚的可有一個叫張榮的少年人?”扈二郎問道,張榮有沒有犯過事情,也不是水窩草寇,所以這件事情,不必遮遮掩掩。
“張家大郎,有人找你。”有個漢子向臨街的鋪子喊了一嗓子。這裡是魚市,賣魚的都是漁夫出身。
所以這個漢子的一嗓子。便有許多人側目。因為被稱為張家大郎的人多了去了。
“兄弟,你能不能給個準信兒?你這一嗓子,這麼多人回頭,我知道哪個是張榮呀。”扈二郎有些無語。這傢伙的一嗓子。引來這麼多張家大郎側目,但是這其中哪個是張榮,自己根本不知道!
“我忘了,張榮,有人找你。”這漢子的這一嗓子,正好是在扈二郎耳邊炸開。扈二郎快速的捂住自己的耳朵,這個漢子的聲音太大了。這分貝都快趕上噪音了。不過,這個傢伙應該是個傳令的好手。當個傳令兵最為合適。
這是一個多好的人才呀,嗓門兒巨大,而且從他的身形來看也是,一把好手。雖然是個打魚的漢子,恐怕也沒有多少武藝傍身,但是這體格一般三五個人也近不了身。
“諸水鬼,哪位客官找我?”一個少年人走了過來。
扈二郎抬頭定睛一看。眼前這位就是張榮,那也太詭異了。面前這個少年,長著一雙俊美的臉。不錯就是俊美。容顏活脫脫的就像一個大姑娘。
這和歷史上。那位抗金義士,縮頭湖之戰,打得金兵望風而逃的張敵萬,根本無法對號入座。
原因就是他長著女子的容貌。但是任誰一看都知道他是一個男子。那周身的肌肉十分的勻稱。而且一副精短幹練的打扮。
只不過格格而不入的就是那張俊美的臉。
不過現在的扈二郎更關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剛才,這個張榮喊的,朱大哥。雖然不知道是哪個珠字,但是水滸傳當中姓朱,又是漁夫出身的人。只有一個人。王慶手下,山南水軍總管諸能。
這位也算是水滸傳當中比較倒黴的人物。一個照面就讓童威給宰了。
不過他竟然能夠做到水軍總管。就說明在水下還有一定的功夫。
可是光憑一個姓氏,扈二郎還不能判斷自己的猜錯是真是假。
“張榮,就是這位客官找你,至於什麼事情我也不知道!”這位朱大哥撓了撓腦袋,他只負責傳信找人,並不知道這個,客官要和張榮說些什麼?
“我是獨龍崗扈家莊的扈二郎,我今天找你,沒有別的事情。我們扈家莊之外有一潭湖水,可是莊子之中並沒有打魚的好手。附近也沒有漁夫,所以只得來鄆城縣洽談一下生意,剛才我向人打聽的時候。他們說,有個叫張榮的漢子,打魚是把好手。所以我才找來。但是我沒有想到哥這麼的年輕,和我相差無幾。”扈二郎說道,他只得編個謊話。他說的話有真有假,扈家莊的前面確實是有一灘湖水。並且也有打魚的。只不過扈二郎將漁夫的事情。給隱瞞了下來,編了個謊話。
“是這樣呀。不過抱歉了,扈家二公子,獨龍崗離我們這裡有些路程。我家中還有老母,無法長期住在扈家莊,二公子找錯人了。不過我可以給你推薦幾個人。他們沒有拖家帶口,也是鄆城縣附近的漁民。比如說你眼前這位諸能諸大哥,打魚也是一把好手。還有我的結拜兄弟孟威,賈虎和鄭握,也是打魚的好手,我待會問問他們願不願意跟二少爺回扈家莊。”張榮說道,他是真的不能,棄他的老母親而去。況且他的三位兄弟,是獨自孤身一人。隨時可以動身去扈家莊。張榮其實也知道,獨龍崗這個地方有三個莊子。扈家莊,祝家莊和李家莊。
只不過他是實在走不開。所以便推薦了他的三個兄弟和諸大哥。
扈二郎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猜對了,這個人就是諸能。可是似乎不對呀。諸能應該在京西才對。怎麼會成為鄆城縣附近的漁民。難道是因為自己穿越而來?又發生了蝴蝶效應。
記得他第一次穿越到楊家將演義世界的時候。最後卻發現了一件事情。潘仁美之所以恨楊業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餘賽花、佘老太君。
現在的話,又發生了蝴蝶效應,他竟然是鄆城縣附近的漁民。
不過雖然發生了些許的偏差。但是如果諸能加入扈家莊。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過聽張榮的意思,他家中還有老母需要照顧。
這件事情。可就匪夷所思了。張榮現在才不過十五六歲的年齡。他的母親應該也年歲不大。四十歲左右頂了天了。
“客官,我替張家兄弟感謝你的美意了。可是他家中確實有老母,需要照顧。你別看他年齡不大。可是張家是老年得子,他母親五十歲那年才生下他,本來張榮是活不成了,結果當時路過一個老道士,張榮這條命才保了下來。”聽完諸能的解釋,扈二郎恍然大悟,原來是這種情況。
喜歡跟著小說看歷史請大家收藏:()跟著小說看歷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