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看著遼國的使者,雖然有一些生氣,可是又毫不辦法,朝堂之上有遼人的眼線。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不過幸虧這些人,沒有人能夠進入核心的位置,所以宋太宗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但是這件事情始終是一個隱患,宋太宗自認為自己的武藝不俗,可是同樣也知道,往往有些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這位遼國使者所帶來的口信,基本內容就是蕭太后要和他在幽州一會,討論一下,兩國是否能夠停戰。
蕭太后的條件,讓宋太祖十分的心動。
燕雲十六州,是他們永遠的痛。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其中的八州,對於宋國來說是件好事。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個陰謀,但是這個陰謀自己卻不得不入套,宋太宗知道遼人的作風,他們恐怕會把這件事情,鬧得盡人皆知。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如果不去。會被周邊這些小國所看不起。宋太宗知道他們的敵人始終是大遼。
所以這一次,他還是決定要去。
送走遼國的使者,宋太宗立刻下了口諭,召潘仁美,楊繼業,呼延贊,高懷德,高懷亮等人前來議事。
對於這件事情,先鋒營的人都知道,可是他們也只能等待命令,以他們的資格和水準,並沒有議事的權利。
不過潘豹卻不在意這些,他現在所在意的一件事情是,如何要整死監軍王侁,不被任何人發現。
因為真正害死楊無敵的,正是這位監軍,但是在小說楊家將演義中。這個惡行,就給當時的主帥潘仁美安上了。
雖然演義是演義,歷史是歷史。但他們其同的相同之處,都是被人們進行美化了的。
雖然歷史上真正害死楊業的是王侁,可是就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宋朝的監軍制度。而這個監軍隊制度的創立者,正是宋太宗。
所以真正來說害死楊業的,是宋太宗。
可是如果小說的作者這樣寫的話,恐怕這本楊家將演義也留存不下來,因為那是禁忌的存在,一旦觸碰的話,恐怕會落個身死的下場,甚至有可能連累到自己的家人。
潘豹知道自己現在將要做什麼?去見一見白馬寺的住持。
見他的主要原因是,這傢伙是個會算命的主。當年也是他給楊家的七位,算了一命。寫下了七子出六子回的字條,最終在那場戰鬥當中,也只有楊六郎一個人迴歸了宋朝,楊四郎成為了遼國的駙馬,楊五郎剃髮出家。
大郎二郎三郎戰死,七郎死得最慘,被潘仁美萬箭穿身。
不過現在卻出現了一絲細微的差別,楊繼業有八個兒子。
潘豹想了想就好笑,看這種情況,這個白馬寺的主持,是否還能算得出來。
楊八郎的名字叫做楊延順,乃王令公王錦之子。
這次出征,他也來了。
而且和潘豹的官職一模一樣,都是先鋒官,只不過是副先鋒官。
潘豹終於見到了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只不過這個老和尚的第一句話,讓潘豹大吃一驚。
老和尚這句話說的是:你是天選者。
潘豹的心中波濤翻湧,他現在開始懷疑這個老和尚的身份,這個老和尚竟然知道他是天選者,這怎麼可能。
這個老和尚頂多來說能看透天機,人的命運。
雖然潘豹沒有搞清楚,天選者究竟是誰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