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楨兒,麒兒?麒麟,這麒兒好像是和麟兒排著的。怎麼是老三叫了?”劉娥追問道。
紫雲笑說:“要按照麒麟的排法,麒兒倒該是老大了。”
“正是呢。奇了怪。”
紫雲一驚,沒想到劉娥如此警惕,面上仍然不動聲色地解釋:“皇后有所不知。麟兒的名字是因為先皇當初做了一個夢,取夢到麒麟送子。圖的就是個吉利叫了麟兒。當時也沒想那麼遠。前些日子,我們還想著有了‘麟’,就取個‘麒’字吧。不想一下子竟來了兩個。王爺還玩笑說一個叫麒兒,一個叫熊兒。”
一個熊兒惹得兩人都笑了起來。兩人笑了一會兒,喝了茶才平復。劉娥笑說:“麒兒還好,熊兒太粗獷了。不好聽,改了吧。有了麒麟,該叫龍兒才是。”
“皇后糊塗了。雖說咱們一家不分彼此,可君臣有別卻是萬萬不可疏忽的。那龍兒是人隨便叫的嗎?縱是有一千個子孫,也只有皇上皇后的龍子才配叫龍兒呀!”
劉娥大喜,笑道:“皇嫂太過仔細了。誰說龍兒叫不得,老百姓家的孩子叫龍的大有人在。”
“怎麼使得?皇后娘娘心疼他,那是這孩子的福氣。可咱家畢竟和老百姓家不一樣。我聽說漢武帝因為疼愛幼子,還惹出許多大的風波來。皇后通曉史書,可是這樣嗎?”
劉娥蝸居在外室的那些年很下功夫讀了些書,一聽紫雲恭維,欣然解釋道:“是啊。漢武帝年近六旬得子弗陵,很是喜歡,便在他的出生地賜名‘堯母門’。堯,上古明君也。堯母,豈不是聖君之母?朝野上下都猜測皇上有易儲之意,便有小人趁此作亂,最終導致了巫蠱之禍。太子、太孫死於非命。武帝痛苦之極,不過是老年得子的一時忘形,卻釀成喪子喪孫之禍。”
紫雲嘆口氣:“聽皇后一講,我這心裡都發顫。要說這天底下啊,其實咱們家最不易。什麼風吹草動,全天下的人都看著。咱一家人之間自然沒什麼,可不能不妨小人之心啊!”
“本宮不過隨口說一句,看皇嫂急的……”
“為嫂不是急,是盼!盼著皇后早誕龍兒,就不會給小人可乘之機了。”
劉娥有些心事地笑笑。
紫雲又說:“看我說到哪兒去了。還接著跟皇后說這名字的事兒。”
劉娥也忙藉機掩飾心事:“是啊,後來怎麼又改了?”
“後來請大相國寺的方丈給算算八字,說大的缺木,小的缺水。麒麟有水。方丈就送了一個‘楨’字,既為吉祥,又有‘木’字,兩全其美。”
“原來是這樣。只想著生孩子麻煩。沒想到孩子生了,還有這許多麻煩。將來本宮也得……”
“皇后生下的是真命天子,又有皇上的金口玉言,什麼名字都服得住。不比我那幾個孩子粗鄙。”
“那將來也要勞煩皇嫂請大師算算八字。”
“那是自然。為嫂義不容辭。”
……
兩人又閒話一會兒,紫雲起身出宮。才進到屋裡,就讓春草給她換衣服。八王恰恰進來,見她中衣都溼了,便問:“夫人,這是怎麼了?”
紫雲遂將自己託謊之事說了。八王邊為她披上衣服,邊笑道:“以前總說紫冰善於辭令。今日之辯,夫人過之而無不及啊。”
紫雲心有餘悸:“以後咱們還不知道要受多少這樣的驚嚇。”
八王環著她,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放心吧。有我呢。”
往後的幾年,南清宮的日子還算平靜,孩子們也慢慢長大了。這日清早,紫雲見麟兒學著大人的模樣在訓斥兩個弟弟,就過來招呼。
“娘——”楨兒和麒兒見到救星來了,就撲過來抱住紫雲撒嬌。
紫雲摟著兩個小的,故作嚴肅地問麟兒:“什麼事?”
麟兒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都是你們不聽話,惹二孃生氣了。你們自己跟娘說吧。”
“娘,不是的,不是的。”麒兒和楨兒辯白道。
“不是你們,那二孃哭什麼啊?”麟兒不依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