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放心吧。現在看似平靜無事,不過是你強壓住的。讓他們動起來才好各個擊破。”李繼宣解釋道。
“還是穩妥點好。皇城不比你在外將兵。”
“你們等等看。他們不會真的要反,況且各有私心,就算是反也反不起來。”李繼宣胸有成竹,“中牟的兵不是快到了嗎?我會再佈道防線的。放心吧。”
八王稍有安心,道:“鄧國公也只能調動京城的兵力。中牟的兵力不足,大部隊還得等兵符到了才行。”
“沒事。先解了內憂,再一致對外。”
鄧國公點點頭:“其實,遼軍攻京城,還不是為了北方的戰事。現在雙方僵持,得想個辦法解決外患才是長久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繼宣想了一時說:“鄧國公還記得李漢超嗎?”
“三千兵士守住契丹十七年的李漢超!怎麼不記得?”鄧國公嘆口氣,“只是李將軍去世多年。”
“不!”李繼宣搖手道,“他兒子在!當年太祖征戰太原,漢超之子李守恩隨父從軍,斬遼軍三千首級。那時他才16歲。太祖都誇獎他日必是將帥之才。”
“他現在在哪兒?”八王鄧國公忙問。
“駐守忻州。”李繼宣又道,“這次戰事沒有涉及到河東路。想來他也沒有什麼動作。”
八王問:“兩位長輩,可跟他說得上話?”
鄧國公搖頭:“我雖說常年在太原,也很少與軍中來往。不認得。”
“可以去請他母親說話。聽說李守恩侍母甚孝。只是——”
八王見李繼宣欲言又止,道:“事情緊急。將軍有什麼顧慮儘管坦白告知晚輩。”
“只是李守恩擅自出兵的罪責,得你們趙家人擔起來。”
“將軍儘管放心。”八王示意祺瑞遞上金鐧,“太祖親賜金鐧在此。一切後果,我一人承擔。絕不帶累諸位將士。”
李繼宣點點頭:“鄧國公再辛苦一天,我帶王爺去見了老夫人,就來替換你。”
“儘管放心去。我這老骨頭撐得住。”
李漢超夫人張氏已經年逾七十,卻耳聰目明。聽了八王二人的來意,又得知了李守恩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張夫人道:“莫說太祖對我們夫婦有恩,作為大宋子民,就算為了自身,老身也願意出把力。我這就給守恩兒寫信。來,你們說,我寫。”
外部的該做的都做了,只能等著李守恩有所行動。城內,李繼宣用中牟的將士換掉了原本的守軍。他又派被脅迫的兵士從城內的地下水道,透過護城河達到城外去伺機攪擾遼軍。
他規定:不準擅自行動。十人一小隊,各隊乘遼軍不備放火燒營寨。不用求多也不用攻擊,燒著幾個營帳就跑。等火熄滅了遼軍安寧了再來燒。兩三天內不斷重複。這些士兵有家人在遼軍手裡,自然盡心盡力。
開始幾次,遼軍必然整裝迎擊。可反覆多次,遼軍發現不過是小事故,以為是周邊宋人發洩怨氣所為,也就放鬆了警惕。李繼宣便讓他們趁亂俘虜一兩個遼兵,問出宋人家眷關押的地點。在又一次故技重施遼軍不以為意的時候,士兵們救出了家人,解決了後顧之憂。
八王拿了呼延王爺的兵符又調來了周邊州郡的駐軍。李繼宣帶領的三萬軍隊大有關門打狗之勢。耶律王爺的斡魯朵只有一萬人,只得火速撤退回澶州北城外的大本營。即便如此,一路上也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汴梁城的危機解除了,八王從浸月閣接回紫雲姐妹。
紫雲怪喃道:“你這當爹的也是真忍心!麟兒在這都憋壞了。”
八王並不解釋,抱過麟兒親了親,指著紫冰笑道:“要怪就怪你姨媽。誰讓她輸了那麼多?”
紫冰笑了一聲,故意沒好氣地問:“走不走?”
八王三口和祺瑞一條船,紫冰和清靄、春草一條船。紫冰乏極了,上船便躺倒在船身裡。船行水中,春草對正划船的清靄笑道:“姐姐快看,姑娘和王妃像不像荷葉和荷花?王妃穿著粉紅衣裳站著,姑娘一身水綠正好又躺著。”
八王的心情很好,笑著說:“果然像。”
紫冰懶懶地笑笑,翻身睡了。到渡月橋下船時,紫冰已經睡熟了。清靄輕輕搖著喚她,紫冰一動不動。八王知道紫冰兩天三夜不曾閤眼,此時散了勁自是癱軟昏睡,又不能向紫雲言明,便吩咐:“把船栓到柳樹底下陰涼處,讓她睡。”
紫雲道:“這怎麼行?”
八王笑道:“大雨剛過,涼爽氣還沒褪去。再加上過雨荷花滿湖清香。此處安眠正是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