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紫冰猜的不錯,京中的佈局早已開始。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開始的時日遠在他們離京之前。
皇帝派八王親自去接燕王,並讓他順路去幷州給鄧國公張永德賀壽,明為加恩燕王、招撫重臣,實則是為傳位服務。
這樣一來把八王調離了京城;二來隨即召回張永德,也可以探究八王的動向——若是八王沒有藉機拉攏也就罷了;若是有,正好軟禁了張永德,收回他的兵權;總之,把張永德這樣的重臣放在眼前還是更有益處。
而對於傳位的考慮,皇帝就更加煞費苦心了。當初為了彰顯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皇帝搬出一個“金匱之約”,說是兄終弟及,然後再把皇位傳給兄長的兒子。眼下,自己的兄弟趙廷美早就被收拾了。能夠繼承皇位的都是下一代的子侄們。
若按“金匱之約”,燕王德昭是太祖皇帝年長的兒子,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八王德芳也是太祖的兒子,況且這些年在朝中頗有威望,是最有實力繼承大統的;自己最寄希望的兒子元佐居然瘋了,瘋子怎麼當皇帝?元僖雖然步步為營,沒想到機關算盡害了自己;元侃孱弱沒有主見,況且年輕在朝中未有建樹,如何鎮得住滿朝文武、坐穩大宋江山?
當年自己費盡心機把一盤死局給盤活了,廝殺了十幾年,一切盡在掌握;可沒想到,到最後卻要回到原點?作為皇帝,他怎麼甘心?
於是,他把八王指使出京城。八王不在京中就少了很多麻煩。就連彌留之際,需要通知各位皇子、親王、重臣回京,皇帝也特特讓晚三天通知八王燕王。如此一來,即使八王威望再高,傳位的時候你不在跟前,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等到他們回到京城,大局已定。若是八王兄弟安守本分,新君大權在握也好控制;若是他們有異心,那時君臣名分已定,再爭就是謀逆了,控制、誅殺兩相便宜。
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多一層保障,皇帝還虛晃一招,在傳位的詔書上只寫傳位於太子,卻並不寫太子的名字,暗中另有詔書冊立壽王元侃為太子。這樣做,就是要讓八王兄弟心存幻想、認為有可乘之機。一旦他們藉機發揮,持傳位密詔的託孤重臣就可以出來奉詔“清君側”,殺掉八王兄弟,一勞永逸。
皇帝的用心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毒!
其實從皇帝病重開始,宮中就奉旨加強了戒備,防止訊息外漏。但久在宮中之人自然有自己的渠道。
李貴妃打聽到點風聲,似乎是要傳位給壽王,心中很是焦躁。李貴妃掌管六宮事務,位同副後,她自有算計。李貴妃沒有孩子,皇帝的孩子中她最偏愛元佐。後來元佐瘋了,她驟然失去了依傍,就動了心思把元佐的兒子接進宮裡親自撫養。現下,元佐已經神思如常,繼位也是可以的。即使將來不成了,傳位給兒子。只要是元佐父子繼位,就坐實了她的太后地位。
後宮總管太監王繼恩經歷兩朝,李貴妃的這點心思,他早就明瞭於心。當年太祖駕崩之際,宋皇后曾派他去接秦王德芳進宮繼位。誰想他投靠了晉王,這才有了當今皇帝的機會。而今皇帝病重,他又想憑藉擁立之功為自己再謀求點利益,於是就暗中和李貴妃互通有無,共謀擁立元佐繼位。
在王繼恩眼裡,皇上已經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即使仍有皇帝的威儀在,也是強弩之末。他有些肆無忌憚。皇上病重卻並不糊塗,藉著要傳旨的由頭,召王繼恩到龍榻前。王繼恩才上前跪拜,就有侍衛把他摁住。
王繼恩連連道:“皇上,皇上為何這樣對待老奴。老奴可是為皇上盡心盡力。”
皇上側起身道:“當年朕都經歷過了,難道還能讓你故技重施?你也太小看朕了!朕一天在,就仍是皇上!”
隨著王繼恩被誅殺,擁立元佐的事情似乎也就落敗了,但似乎王繼恩什麼也沒說。李貴妃聽到訊息自是驚慌,可為了落實情況,她還是強裝鎮定地去探病。
沒想到病榻前,皇上竟冊立李貴妃為皇后,又說了些體己話。李皇后畢竟為女子,想著皇上臨死還是想著她,心一軟把內情和盤托出:“臣妾糊塗!不該暗中扶持元佐。只是元佐現在沒了爵位,還望皇上體恤父子之情,把他召回來吧?”
皇上沒有應允:“今後不管誰當太子,你都是名正言順的太后!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李皇后很是感激涕零,不復前言。
本以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皇帝念及多年情分為李皇后鋪好後路。誰曾想,皇帝嚥氣前卻下密詔:讓李皇后殉葬,共入皇陵。李皇后欲面見皇帝求情,可她居住的凝芳殿四圍已經被侍衛把守。李皇后磨蹭了幾個時辰,待皇帝駕崩,也無奈地飲下毒酒駕鶴西去。李皇后死後,又有太監奉詔去到宋皇后住的景明殿送毒酒。
皇帝臨終這樣做,就是為了給新君掃清道路。不管是李皇后,還是宋皇后,只要有一位在,她們都會利用自己太后的身份另立自己中意的皇子。尤其是宋皇后,她是太祖的皇后,身份極高;又加上當年自己繼位,宋皇后怕是記著仇呢,很可能奪回皇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到那時,皇帝已然駕崩,無人能左右太后的權利,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皇帝趁著最後一口氣,收拾了這兩個可能成為絆腳石的女人,省的夜長夢多。
只是宋皇后與李皇后不同。皇帝叫李皇后死,她不能不死。
宋皇后對來人疾言厲色道:“我是先皇的皇后,是皇上的長嫂!只聽說過長嫂如母。沒聽說過兄弟去世,長嫂要殉葬的!”
“宋皇后,這是官家的旨意。您別為難我們。李皇后已經隨皇上去了。您要是不從,侍衛前來可就沒這般客氣了。”
宋皇后並不理會,從房內拿出一道黃絹:“這是先皇留我的密詔,能滿足我一個心願。你們自己瞧吧。”
領頭的太監忙躬身雙手接過瞧了道:“宋皇后,先皇是說滿足您一個心願,可沒說免死啊。”
宋皇后道:“我只要滿足一個心願。讓我過了頭七,也算是我為皇上儘儘心。頭七一過,我就赴死。你們這樣團團圍困,還怕我跑了不成?”
領頭的太監畏懼太祖的密詔,又想:皇上已死,讓宋皇后多活七天也是順水人情;況且景明殿外重兵把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插翅也難逃。拿定主意,就躬身答道:“是。老奴給皇后您行了方便,將來西去,宋皇后可不要記恨老奴啊。”
宋皇后嗯了一聲算是答應。
“那宋皇后,您先歇著。七日後,老奴再來拜別。”說著就退下了。
“等等!還想把太祖的密詔帶走嗎?”
“是了。老奴糊塗。”太監把密詔交還給宋皇后,就封鎖了殿門,侍衛夙夜把守。
連續的幾日,宋皇后先是把朝服拿出來讓人熨燙,又讓侍衛把幾個舊妃和平日裡服侍自己的宮人召到跟前。宋皇后把自己的首飾細軟分發給眾人,連看守她的侍衛也連帶著分了些散碎銀兩。
宋皇后拉著李順容的手說:“這支金釵是當年進宮時,我母親給我的陪嫁。我要去陪先皇了,本想著留給我小妹妹的,給你吧。”
喜歡京弈夢華請大家收藏:()京弈夢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