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已經進了屋,在八王眼前擺了一樣東西。一個骷髏映入眼簾,八王一下子驚得回過神來:“前輩這是?”
“你對著這骷髏找找穴位,試試看?”
八王心存感激,忙起身揖手道:“在下與前輩素昧平生,承蒙前輩救助朋友已經是萬幸,沒想到前輩還傾囊相授。在下不勝感激!”
那老丈淡淡笑道:“來我這求醫的人,我從不問來處身份,到這兒來就是病人。理當一視同仁。我也是難得遇到你這樣想學醫的年輕人。多教會一個,將來豈不是多能救一個人。你好好學吧。”
八王自小以皇子的身份教養,自然習學不少科目。雖然沒有真正學過醫術,但是太祖皇帝卻專門讓他學過藥理藥性——一則為了養生延年,再者就是做到心中瞭然,防止別人暗害。沒想到太祖皇帝的良苦用心給八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年近二十歲才開始鑽研醫道,還不到十年,他把脈醫治一般的病症都不在話下。眼下有人肯教他針灸,他更是珍視此次機會。從未見過骷髏的他忍著心中的噁心和排斥,開始在骷髏上練習找準穴位。於是,經由老丈口授,三四天下來八王便一一記下對症的穴位。
閒暇下來,老丈問八王:“看樣子你家中該是富貴之家,敢問可是廟堂之人。”
八王不知何意,搪塞道:“在下祖上曾在朝為官,在下不過是個有些家財的閒人。”
老丈有些失望地搖搖頭。
八王問道:“前輩為何搖頭?”
“我見你器宇軒昂,又謙和大度,本以為你會在朝為官。可惜呀。”
“不為官,行醫不也很好嗎?”
“不是不好,或許我是對你太有期許吧。”八王聽此言心中有些惴惴,別不是老丈看出什麼,或者是為了套他的真話。八王不置可否只謙遜地笑笑。
哪想聽老丈說:“年輕人,你可聽過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書中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我行醫一輩子也不過是下醫而已。”
八王沒想到眼前的醫者竟有如此胸懷,心中為自己的小人之心慚愧不已:“若是他日有機會,晚輩定然一試!”
老丈似有安慰:“那就好。只一條,不要主動挑起戰爭。打仗不過是滿足當權者的慾望罷了。”
一次談話,拉近了八王和行醫老丈的距離。眼前這個乾瘦的老頭胸中自有萬千氣象卻僅僅用力在一根小小的銀針上。這或許就是舉重若輕。他忽然覺得朝、野之間似乎並沒有太清晰的界限,只要心懷天下,原無論為官為民,更無論王爺或者平民。他甚至有些感激這次的際遇,讓他在做了多年王爺之後,靜下心來更真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本以為可以安心地學著針灸陪著紫雲慢慢康復,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老丈在外出採藥的時候不慎摔傷了手。八王幫著包紮好老丈受傷的右手,心中甚是焦慮。老丈自然明白他的苦楚:紫雲的病情未見好轉,醫者的手又受了傷。
八王忍不住問道:“前輩,這該如何是好?”
老丈倒是氣定神閒地望著他:“看看我教的徒弟如何?”
“我?”八王有些失措,連連搖手:“不可不可。我還未出師……”
“總會有第一次,我瞧過了,你的穴位已經找的很準。現在要琢磨的唯有入針的角度和力度。”
“這不是最有難度的?”
“正是。只是這姑娘的病情不可耽誤。若是停下來,已經衝散的部分或許還會淤積,不但前功盡棄,或許還會醒來無望。”
八王沒想到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雖說他一直認真觀察老丈用針的細節,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他並未上手試過,心中惶恐萬分:“前輩。針石之間,毫芒即乖。這我……”
“來。”老丈招手示意八王湊過來,“我手傷了,拿不了針。可我能看出針入肉幾分。這樣,你扎針試試,我瞧著。”
八王見已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擺出銀針。祺瑞一旁見此情形,一個箭步邁過來:“公子就在我身上試吧!”
老丈點點頭,說:“那就先在肩背上試試。一旦掌握好力度,便是哪裡都是相通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祺瑞說話脫了上衣,光著脊背坐在八王眼前。八王拿著銀針凝視許久,卻遲遲不曾下針。祺瑞禁不住安慰道:“公子,沒事的。你下針吧。”
八王又躊躇了須臾道:“你起來吧。”
“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