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眾多平民百姓在沒有坐過馬車之前,並不能搞清楚這東西的好處,大部分的人甚至都不看好這個東西,就連一小部分的商人都沒能看出什麼明堂。
但也有一些比較精明的商人已經雙眼冒起了亮光。
他們已經開始盤算起這個共工馬車一旦流行起來之後,他所能夠帶來的利益,但在沒有任何參照物去可以比對的情況下,他們卻也算不出這公共馬車的具體收穫。
“這第二輛馬車,我稱之為貨運馬車,他的出現必將讓貨物的運輸變得更加的簡單方便,具體好處,爾等商人之後可以來細細諮詢,在這裡,我便不詳說了。”
孟力伸手指向了第二輛黑色的馬車,並簡單的介紹了幾句,之後便有指向了第三輛紅色的馬車。
“此等紅色外觀的馬車為官員所專用,具體情況我這裡就不再一一述說,最後一輛金色的馬車則是為一款定製馬車,並可以接受貼心私密的改造。”
介紹完了馬車之後,孟力便讓人找來了綢布,他自己則拿了一個打剪刀,隨著他“咔嚓”一剪,這一次的剪綵算是正式進入了高潮。
接下來的,便是節目表演時間,為了讓人記住他這大漢第一造車坊,孟力可是特意請來了宮內的頂級樂師和舞娘,以及洛陽城內的那些個頂級的雜技藝人。
這一次的開業典禮可以說是成功的,它幾乎吸引了整個洛陽的眼球,但相對於後世來說,他卻也是失敗的,開業當天,孟力所介紹的那些個馬車,竟是一個訂單都沒能簽下。
當然對於此等結果,孟力卻是一點都不心急。
他如今這馬車的產量,就連洛陽城內的公共馬車都還沒能滿足,其他的訂單慢些出現,反倒是給了他這造車坊一些緩衝的時間。
熱熱鬧鬧的造車坊開張儀式成為了整個洛陽城談論最多的事情,這其中,嘲笑著有之,羨慕者有之,藉此吹噓者亦是有之。
不管外界如何的談論,孟力以及那些造車坊的工人,一個個的卻都默默的進行著他們的工作,根本不為外界的談論而有絲毫的動盪。
次日一早,洛陽城內的百姓便發現了洛陽城內的一絲不同尋常。
沿著那兩條已經休整完畢的十字主街道,每隔5裡地左右的距離,便有著一處提前建設好的奇形怪狀的半邊涼亭,那涼亭邊上還立著個空空的告示牌,原本這東西,他們一個個的都在猜測這東西的具體作用。
但一直都沒個靠譜的說法。
卻沒想到,今日這個答案卻是自己跑出來了,原來那一個個涼亭都是為了給那公共馬車使用的停歇站點,那每一個空白的告示牌上亦是寫上了公共馬車所會經歷的各處站點。
而昨日孟力所介紹的那藍色的公共馬車也正式開始上路。
看著那飛奔著的藍色四輪馬車,那一個圍觀的百姓都透露出一股好奇,不少人的心中都想著要去試上一試,但卻沒有一個人肯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一輛馬車過去了,等了三十分鐘左右,第二輛馬車又接著而來。
趕馬車的人都穿著統一的藍色制服,就連馬車前方的兩匹拉車的馬都是統一的黑色,在那黑色的馬屁股後方,包裹著一塊黑色的兜布,這東西卻並不是孟力的提議,而是古人自己的智慧。
目的,自然是預防馬兒就地拉米田共,這東西要不管不顧,那這原本乾淨平整的寬大馬路,不用半天便將成為臭路。
第一次開放公共馬車,到沒有準備太多,兩條主道,一共就準備了二十糧馬車,四個方向,總共5輛彼此跑向對方,每隔個三十分鐘一班,跑完全程預計2個半小時,這5輛馬車正好能夠彼此接應的上。
當然這是沒有算上馬的疲勞,馬的進食之類的情況之下,但一開始也不一定就有人坐,他這也只是試執行,倒也不用那麼詳細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