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股災,就算富豪中數一數二,常年保持著紳士體面的巴菲特,不能剋制心態了。
他趕緊檢視自己投資集團的股票,大跌12,而這個數字,隨著成交量還在繼續下探。
今天,他的資產可能會縮水五分之一,按照趨勢走向,會跌20左右,還有明天,後天。
那一個個數字,正帶著他的心,走向無底的深淵。
所謂成也投資敗也投資,資本市場大拿,最經不起經濟危機,這是直接反應到身價的。
反倒是做實業的,只要經歷一波陣痛,好好把業績提升,最多一兩年就能緩過氣來。
“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是為了針對我們投資者嗎?”
巴菲特不得不往最惡意處發散,是作者當年投資失敗了,欠了一屁股債,現在要把所有人都拖入地獄?
“或者與某位巨頭不對付,賭上身價性命放死一搏。
巴菲特起家之時,也有各種黑暗手段,只是近些年洗白了,甚至在國際上封神了,開始拿捏起各種姿態。
做做慈善,投資世界福利事業等等。資本家原始積累,不管吹的再友好,都是赤裸裸地剝削普通人。這是崛起中無法避免的。
“他怎麼敢和世界上所有投資者作對?”
經濟危機,只有要股票者,不管是大鱷還是散戶,都無人能夠倖免,不過是大拿損失多點,散戶少點。
“就為了出口氣?就為了報復?”
巴菲特各種猜測,最後目光一凝,心裡做下決定,不管用任何手段,都要讓對方在世界傳媒面前,承認公式錯誤。
萬不得已,可以採取黑暗手段。
如果對方來頭很大,那麼就從敵人變成朋友,這種人放在身邊,錢財照樣源源不斷。
“作者到底是誰?”巴菲特叫道。
從看到論文,他只想著論文對經濟的影響,到現在還看著作人。
“第一作者,水木大學平江。第二作者,帆楊。”身邊秘書彙報。
這兩個名字,一聽就是東方人,特別是第一作者把水木兩字放在前頭,明顯是工作單位。
“水木大學……江平。”
關於華夏的兩所頂級大學,關注世界時政的巴菲特印象深刻,只是第一作者名非常陌生。
“第一位肯定是數學方面的大學者,長期低調出事,可能對資本操作不屑一顧,對資本家抱有惡意,也願意為專業學術赴湯蹈火。這種人,非常難處理。”
巴菲特分析著,華夏與美國關係從來就沒友好過,而美國資本家的觸手,也只能在華夏的資本市場上搞出點動靜。
黑色華夏的領路人,根本不是靠錢能鋪路的,這與美國總統完全不同。
“第一作者從事教育可能很大,在水木大學裡地位不差,人品也應該不錯,這就難辦了。”
剛剛準備的手段,還沒實行就胎死腹中,他就立即想到另一個注意,那就讓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打架,爆發醜聞,那麼就可以讓這篇論文受到質疑,轉移公眾視線。
甚至操作的好,讓論文變出一次鬧劇,讓兩人同時身敗名裂。
這種事,巴菲特幹過很多次,只是從來沒暴露過,到他這地位,一切黑暗事務,自然有替死鬼幫忙搞定。
“第二作者,楊帆……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