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類畢業以後一生都接觸不到微積分,學了有什麼用。理工類重心自然放在專業上,金融,計算機,精密儀器等等,有用沒用還不一定了。
“可以說,大學生學了數學,都會懷疑自己的智商,和生活完全無關,無法溝通,無法應用,除了應付考試外,不知道幹什麼。數學本科生,如果還想上研究生,八會換專業,這其實是另類的逃避。不自信,沒底氣,看不見出路。”
馮耀想讓眼前的學生向前,又怕打擊太重承受不住,先把難度頂天了說,使其做好心理準備。
“那陶哲新什麼情況?”楊帆不服,刷書本難道還怕了。
“天份,努力,還有一個教育問題。教育問題包括學校的教育和師承。陳省身教出了丘成桐,丘成桐帶起了陶哲新,數學也是很講師承的,有個高明的老師時時提點,可以讓你少走無數彎路。”
說起這個,馮耀為自己學識不精而可惜,眼前的學生,馬上要帶不動了,微微嘆息道:“楊帆,進了水木後我就幫不了你什麼了,一路好走,我在吳州看著你呢。”
“馮老師,你放心,不就是數學最高成就菲爾茲獎嗎,十年之內,我拿給你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帆依然自信,師承?自己需要嗎?根本不需要,所有的書,只要刷熟練度,大腦自會形成體系。
學生信誓旦旦,馮耀微微一笑,很多年前,他也那樣意氣風發過,然而數學的那座高山,還是壓垮了他的脊樑,最後為了培養數學家而奔波。
“如果你真的可以,我希望你是作為華國人,不是華裔,不是其他名堂,否則,只是紙面上的吹牛b,毫無意義。”
馮耀撥開了血淋淋的事實,得到最高數學獎的師徒兩位,都不是華國國籍。
邱先生因為當年內戰的政治原因還說的過去,陶哲新呢,根本沒吃過華夏一粒米,從小就在國外長大。
不知道華夏理念,不懂華夏風俗,甚至連普通話都不會說。
把他放在華裔裡面,除了華人自己硬貼上去蹭熱度,毫無意義。
當年他接受採訪,詢問國籍時就強調是澳大利亞人。
這些資訊,楊帆自然是知道的,他表情一變,道:“老師,你放心。二十年後,人們只會記住我。三十歲以前,我一定拿到數學菲爾茲獎,壓一壓他們。”
楊帆聽過一個小道訊息,陶哲新的智商230.
“呸。”他暗暗吐了口唾沫,自己只是暫時140,有什麼牛b的,自己刷個幾年書本,320都可以,只是為了附身浪費了,以後爭取少用,使勁向智商方面走。
機場廣播提醒航班到來,馮耀道:“記住今天你說的話。走吧。”
經過一系列嚴謹的安檢程式,登上航班,下午他們就能到達水木。
臨行前,馮耀還打過一個電話,就是他的老師,相約晚上一起吃飯。
喜歡全能數學家請大家收藏:()全能數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