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龍星系和海盜星雲的交界處,有一個叫做‘亡命星空’的小行星帶,它的分佈範圍長達一光年,裡面大小不一的隕石和小行星執行軌道混亂,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改變其固有軌道,撞擊到別的隕石和小行星上,引發爆炸。
如果這個時候有艦船剛好從它們身旁路過,防護罩水平不足,就有可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被爆炸的隕石和小行星傷到,嚴重的可能船毀人亡。‘亡命星空’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亡命星空’中不但隕石和小行星執行不規則,它那裡的太空環境也極為惡劣,各種宇宙射線和莫名的能量風暴肆虐,會嚴重影響艦船上的雷達運作,從外部很難探測內部的情況。
正在這時,‘亡命星空’附近的一片空域中,忽然出現了一陣陣的能量波動,隨即幾十道幽藍色的光門撕裂了虛空,降臨到這裡,一艘艘的青灰色戰艦,從光門中魚貫而出。
等一艘龐大的巡洋艦從一道光門中完全脫離的時候,那道光門‘嗡’的一聲化成一簇耀眼的碎光,慢慢消散在冰冷的太空中。
同一時間,其它的光門也以類似的方式,陸續消失不見。
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這些戰艦有個特點,它們都是以三艘為一組,從同一道光門中出現的,而不是通常的,一道光門中只滑出一艘戰艦就結束。
這種三艘戰艦先後透過同一道光門的方式,會大大拖慢戰艦行進的速度,很少有戰艦運用。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福禍相依,利弊同存,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避免在從超空間經由光門出來的時候,被敵人一網打盡。
比如:
三艘戰艦分別從三道光門中駛出,如果它們剛剛透過光門一半的時候,被敵人突然襲擊了光門,造成光門崩潰,三艘戰艦必然會同時完蛋。
但是,如果三艘戰艦從同一道光門中先後駛出,當第一艘戰艦遭到攻擊的時候,其它兩艘戰艦就可以馬上從超空間,在別的方位上緊急開啟另外的光門。由於超空間和正常的宇宙太空性質完全不同,方位上的稍微變化,在正常的宇宙太空中的位置就會差距十萬八千里。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己方被敵人一網打盡。
此刻,出現在‘亡命星空’附近的戰艦有80多艘,它們的艦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戰鬥過的痕跡。
有的導彈發射模組被擊毀,有的戰艦主炮的炮塔被轟得化成了一灘奇怪的金屬堆,有的艦身上出現了明顯的大大小小的深坑。
那艘龐大的巡洋艦與眾不同,武器裝甲完好無損,艦身光滑如鏡。
驟然,幾十道巨大的能量光柱,從‘亡命星空’深處的隕石和小行星聚集區,激射而出,轟隆隆地打在了這群戰艦上。
突如其來襲擊,讓很多戰艦沒有反應過來,能量光柱撞在了戰艦裝甲上,瞬間就讓那些堅如磐石的合金裝甲,變得紅彤彤的,彷彿隨時都要融化了一般,還伴隨有濃煙從上面冒出。
旋即,一部分反應高絕的戰艦,馬上就升起了藍色的能量護罩。藍色的能量護罩就像一層透明又有彈性的薄膜,一下子矇住了整艘戰艦的表面,慢慢將撞擊在戰艦裝甲上的能量光柱給彈開。
於是能量光柱和能量護罩之間,開始耐力的大比拼,一方努力的挺進,一方艱難的阻斷,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當然,那些反應慢半拍的戰艦,就慘了,能量光柱迅速地擊穿船身的護體裝甲,衝進了船艙內,剎那間就引發了大爆炸。
隨著‘隆隆隆’的連續巨響,整個戰艦四分五裂,被炸成了無數碎片,無人生還!
這就是戰艦太空大戰的殘酷,很多時候,戰艦被擊毀的瞬間,逃生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同戰艦一樣,化成宇宙垃圾,永遠地飄蕩在冰冷、寂寥、無垠深空中。
龐大的巡洋艦果然與眾不同,在能量光柱將要接觸到它的艦體的億萬分之一秒,嗡的一聲,它的能量護罩就透體出現,將差點打在船身上的能量光柱統統隔絕在了外邊。
能量護罩非常強大,那些能量光柱只能使它稍微變形,根本無法擊穿。兩種能量交匯的地方,不斷爆發出‘噼裡啪啦’的巨響,同時還閃耀著耀眼的強光。
強光照亮了龐大的巡洋艦船舷,在船舷的一側,寫著三個金色的大字‘酆都號’,它正是圭歐特星守備艦隊的旗艦。
原來這支艦隊就是圭歐特星守備艦隊的主力,一直由他們的艦隊司令官小毛奇統率著,追擊負責誘敵出動的血龍海盜團朱嬰部。
朱嬰為了給刑羿製造偷襲圭歐特星,綁架洛風星系總督哈欽森.托馬斯的機會,親自帶領100艘戰艦,引得圭歐特星守備艦隊的主力在宇宙深空亂轉,最後躲到了‘亡命星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