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迪遜冷冷地掃了會議桌的一圈,心中卻嫉恨無比,剛才他提議的時候這些傢伙無動於衷,張伯倫一開口就全都跪舔馬屁,認為不做老大很憋屈,脫離帕特唐納德一派的慾望更加強烈。
對於首相張伯倫提出的帝國軍隊立刻進入一級戰備的建議,麥迪遜內心是贊成的!
雖然這不符合麥迪遜堅持的,馬上命令帝國軍隊朝盤華族大遊行展開血腥的武力鎮壓,但是他此刻因為嫉恨,耍起了一個小心機,故意不急著表明態度,想看看帕特唐納德一派中是否有自己的追隨者,心甘情願地同自己共進退。
自從帕特公爵和唐納德伯爵宣佈退休之後,帕特的首相寶座傳給了應聲蟲一樣的張伯倫,唐納德的職權被一分為二,軍政的部分由麥迪遜繼承了,軍令的部分被帝國皇帝路易十三世用大義的名分給巧妙地剝離了出去,授予給了在帝國軍隊裡聲名鵲起的凱末爾。
這樣來看整體上帕特唐納德一派在帝國的實力受到了一部分削弱,也讓帕特唐納德一派意識到了皇帝路易十三世對他們是有防備和忌憚的。
在這種封建帝國中,被皇帝陛下防備和忌憚可不是好現象,搞不好就會被突然抄家滅族,大禍臨頭。因此在帕特唐納德一派的內部中間,引發了一次小小的震動,大家都開始在心裡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帕特公爵和唐納德伯爵都業已退休啦,權位盡失,影響力和餘威必將急速衰退,他們這些個人是否應該擇機另謀出路,為將來早做打算,找到一個新的靠山。
至於直接朝帝國皇帝路易十三世表忠心,那是不可能的。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帝國皇帝路易十三世也業已天年,不久之後駕鶴西去不可避免,帕特唐納德一派的親信大臣朝帝國皇帝路易十三世這個時候投誠,簡直就是奔向傍晚的殘陽,迎接他們的必將是漫長的黑暗,而不是光明燦爛的明天。
不可避免地,他們的目標都轉向了路易十三世的三位皇子,等到帝國皇帝路易十三世駕崩,三位皇子之中必定會有一位繼承大統,成為帝國未來幾千年的主宰。
正當帕特唐納德一派的親信大臣們悄悄結好三位皇子的時候,帝國各地突然集中爆出了三位皇子的負面訊息,什麼強搶良家母女,什麼開辦血汗工廠,什麼私自建造戰艦等等。
這讓整個帝國各界譁然,他們萬萬沒想到平時一向低調行事的三位皇子殿下,背後居然這般無惡不作,包藏禍心,要是讓三人做了帝國將來的皇帝陛下,大家有的苦頭吃了。
於此同時,一向對言論控制極為嚴格的帝國境內,從紙媒,到全息電視,再到宇宙全息網路中,全是對帝國三位皇子的或明或暗的嘲諷和挖苦,都是些罵人不帶髒話的對映言論。
可是面對這種不利局面,帝國竟然沒有一個人出面站出來,為三位皇子殿下說話,駁斥對三位皇子殿下的批評聲。帝國的強力部門,也默不作聲,聽而不聞,任由事件發展,擴大。
按道理來說,帝國皇帝陛下可以下令強行平息這場風波,但帝國皇帝陛下沒有這樣做,也在一旁裝聾作啞。
正在帝國上下,都在一頭霧水的時候,帕特公爵和唐納德伯爵公開表示,鑑於帝國三位皇子殿下的荒唐和膽大妄為,他們不贊成帝國皇帝陛下路易十三世,冊立他們三人為皇儲,希望三位皇子修身養性,將來有一天能夠達到帝國皇儲的條件,也請帝國各界給予三位皇子殿下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浪子回頭金不換嗎!
到這一刻,聰明人馬上就明白怎麼回事了,鬧了半天,對帝國三位皇子殿下的輿論討伐,原來是帕特公爵和唐納德伯爵兩個老傢伙在搗鬼。
兩位帝國頂級貴族,運用他們老辣的手腕,先以輿論手段搞臭帝國三位皇子,讓臣民對三位皇子生出厭惡,再乘機以和事佬的身份登場,平息風波,收拾局面。
這般一方面向所有人表明,兩人雖然退休了,但是一樣可以在帝國呼風喚雨,你們都給我們小心點,不要搞事情,包括眾位手下的小弟們,另一方面,朝帝國皇帝陛下路易十三世示威,你不是搶走軍權中的軍令部分嗎,哼,那就付出代價吧,你的三位皇子休想順利成為帝國皇儲,我們不答應。
帝國皇帝跟帕特和唐納德的關係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也從來不會真正處理兩位老臣的罪責,在權力上兩位老臣甚至隱隱有蓋過皇權的架勢。
這在其它封建王朝中是不可想象的,他們就是典型的權臣做派,非要被抓起來剝皮抽筋誅九族不可。
但帕特和唐納德就是在帝國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活得如魚得水,位極人臣,現在退休了,仍然牢牢左右帝國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