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班的老師是否和李老師一樣的看法?”
說完,閔希轉頭看向圍觀的其他老師。
李紅娟也順著閔希視線看過去,馬丹丹第一個站出來支援:
“這位同學,李老師說的不錯,這本來就是班級榮譽,每一個人都得儘自己的一份力,如果你也是這個班的,那麼你自然也應該出這一份力了。”
有人發話後,其他老師也相繼發話了,倒是袁金緯沒這麼快下結論,不過也沒幫閔希說話。
整個辦公室的形勢一目瞭然,但閔希卻沒受影響。
“我和李老師的看法不能苟同,我認為運動會是自願報名,沒人能道德綁架其他人讓其報名。
基於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和李老師不同,我會向校方申請轉班。那麼再見。”
說完,閔希就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李紅娟手中的咖啡杯因閔希的話不由重重地落到辦公桌上。
“轉班?!就為了一個運動會她想轉班?!”
其他人也對閔希如此硬氣的表態感到遲疑。
難道這個閔希還真那麼不簡單?她認為申請轉班就能轉的嗎?
再說哪一個普通班願意收十二十三班的學生?
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就算校長都同意了,其他班老師難道是吃素的?
在一中,所有教學成果都是依靠這些優秀教師堆積起來的,即使學生本來就優秀,但老師的成分也不可忽視。
在這種情況下,往年高三落榜復讀生,選擇班級都不是校方下達命令就可以的,如果那班的班主任不願意,誰說都不好使。
一個班級的風氣,太容易被一兩個學生帶壞了。
正因為如此,假如差生想轉去好班,在一中基本沒可能。
然而即使閔希轉班的想法不可能實現,但要是傳出去她之所以轉班是因為運動會報名的事件。
其他人心裡難免不會覺得她的處理方法有問題,尤其是校長那邊,之前就因為影片事件處罰過她,念在她初犯沒撤去她班主任的職位。
現在要是閔希又生事端,並且還用她的知名度鬧事,校長那邊她也著實不好說。
李紅娟不由擰眉,這個閔希留著也是禍害,這次考試竟然敢如此公然作弊。
只要但凡有點腦子也知道作弊不能考滿分,她倒好竟然門門科都考滿分,生怕別人不知道她作弊嗎?
由此可見,作文只給她打了及格分是她的先見之明。
李紅娟甚至想,這次省考的成績要計入班主任年終考核,要是少一個到時候考低分並且被發現曾作弊的學生,對她也沒壞處。
但卻因為其他方面的考慮,最終李紅娟還是去了趟班級教室。
親自擬定了這次運動會報名表,劃去了閔希大半的專案,增加了許多其他學生,美其名曰,人人參加一兩個專案,很公平。
只不過當閔希看到她被報上的專案,竟然是一個三千米以及一個一千米時,就知道這個所謂的公平也暗藏敵意。
閔希並沒食言,很快將轉班要求報上校委會,其中寫明原因。
主要是表示她個人學習進度喝周圍其他同學相差甚遠,不適合待在十三班。
其次表明班主任在對待她考試作弊一事上的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