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李曉連帶著閔希的那一份向劉思雅好一番感謝,正好其他人午飯後也準備去圖書館學習,一行人便繼續同行去了圖書館。
圖書館坐落於體育館不遠處,一樓是足以容納全校師生的大講堂,二樓則是藏書量相當於市圖書館的校內圖書館。
三樓露臺是看書的地方,綠化面積佔比百分之二三十,站在露臺上往東眺望,正好看到學校的天鵝湖,如果碰巧到了餵食天鵝的時間,還能看到許多學生成群結伴喂天鵝。
圖書館的建築體據說是仿生設計,整個圖書館的外形,近似一個巨型蝸牛殼,“殼身”部分是頗具高科技感的銀白金屬結構,三樓露臺則鋪著深褐色鏤空木地板,這樣的設計,使西式以及中式建築風格自然融合,很有設計感。
可以說,比起中規中矩的體育館設計,這個圖書館更令人心生嚮往些。
“到了,要想在圖書館看書,必須辦借書證,大家都辦了吧?”
李曉幾人也不是第一天來圖書館,自然都辦了借書證,不過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踏入學校圖書館的閔希,卻並沒有提前辦好卡。
不過閔希卻沒出聲,麻煩別人給她辦卡,她在抬頭看向進門處的公告欄,裡面地注意事項有描述如何辦理借記卡的資訊。
正當劉思雅見閔希不出聲,準備再單獨問她時,卻見閔希徑直走向一旁的借書機。
眾人之間閔希點開借書機的螢幕,飛快地點了幾個選型,螢幕就顯示:辦理借書卡,輸入學生證號,面部識別,辦理成功。
做後返回首頁,機器顯示書卡將會在一到兩個工作日送到閔希所在的班級。
這一通操作,令在場的人都愣在原地好幾秒,才回過神來。
劉思雅見狀,覺得自己的準備沒有用武之地,臉色有些不自然:
“雖然現在辦了借書卡,但要等書卡辦下來才能進圖書館……”
李曉卻覺得特殊情況特殊分析,畢竟她們是來兼職報道的,圖書館的人應該不會不讓進。
剛想開口提議先去問問櫃檯的人能不能進,卻見那邊閔希又不知道在借書機上點了什麼,竟然人為將自己進入圖書館的時間以及個人資訊登記進去,最後還刷了刷臉。
“現在可以進去了。”
這種借書機,不僅僅可以辦卡借書還書,還有登記資訊的功能,只不過操作比較繁瑣,但一旦登記進之後,她待會只需要拿著這個學校任何一種可以使用的有效卡,就可以進入圖書館,哪怕是飯卡。
於是所有人就看到,閔希拿著學生卡,在入口處掃了一下,竟然被放行了。
這個學生卡,裡面並不能存錢,只能記錄學生的學分情況,絕大多數學生,高中三年也不一定用到一次,沒想到閔希卻用它進了圖書館。
這種方法,就連劉思雅這個訊息靈通的人,都不知道。
見閔希進了館,幾人才如夢初醒紛紛刷卡進了圖書館。
“你是怎麼知道這種辦法的?”
進了圖書館,幾人一邊壓低聲音一邊詢問閔希。
“外面告示欄有教程,如何在卡忘帶的情況下進入圖書館。”
只看一眼就會了?這也太變態了,就輸入ip地址那一串數字也得記半分鐘吧?
在眾人心中直呼變態時,閔希看向已經有些人在詢問的櫃檯,和眾人打了聲招呼,就和李曉一起去報道兼職了。
而其他人則找了個沒人的桌子,坐下來拿出各自的習題本,學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