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大家都對陶家避而不及。
是稚嫩的孩童的聲音。
是陶家那位小公子,陶行意。他正領著一群孩子在讀書。
那些孩童穿著補丁的衣服,還有兩個孩子正是沙南村的人。
陶行意正同小夥伴們講他學過的千字文。
沒有書本,沒有好的方法,陶行意看著一臉茫然的小夥伴們,覺得有些焦躁。
陶建波走了進去。
“老祖宗!”陶行意連忙行禮。
知世院不是隨便能進的地方。孩子們看見陶建波,顯得有些緊張,生怕被責罰。
“你們在做什麼?”陶建波的愁容難得有了笑意。
“我,我們請陶行意教我們讀書。我爹爹說了,讀書才能有出息。可是我們家裡窮讀不起書。”
一個年紀十一二的孩子,是這群孩子中年紀最大的。到底年紀大了,膽量也好一些,站出來替眾人回答。
“老祖宗,我下次再也不敢了!”陶行意想著小夥伴們只聽說過知世院是讀書的地方,卻沒有來過。見知世院如今沒人來了,才領他們來看看。
“嗯,下次可不能這樣。”陶建波扣了一下陶行意的鼻子。
陶行意的小夥伴都垮了臉。他們都聽說陶老爺子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以前是個很好的為老百姓做主的官。
可是陶老爺子跟傳聞好像不太一樣。
“自己的知識不紮實,怎麼能教別人呢,那豈不是誤人子弟!”
陶建波拿了筆墨在雪白的院牆上寫下了千字文。指著牆上的字教孩子們讀書。
諸位孩子頓時傻眼了。
這是怎麼回事?
陶建波,堂堂三朝元老,指匯出許多進士。現在居然在給幾個孩童講千字文。
當眾人發覺知世院重新熱鬧起來時,裡面儼然又成了一個學堂。
真正的學堂。只要有心向學,都能坐在知世院內,聽陶建波講課。
有的是挑著擔著的小販,放了擔子在門口就進去聽,學上一兩個字,又重新做生意去。
知世院本就不限女子入內,不少女孩也回去聽陶建波講課。
比試的事總要有一個說法,這事還需要陳柏登門去陶家。
陳柏在陶家的大門看見了陶建波外出,他跟著陶建波來到了知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