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有村民問出最關心的問題:“小勤,不知一池魚能掙多少錢?”
“這個要看養殖規模,咱們在家裡弄個魚池,每年幾千不成問題。如果擴大面積,幾萬也很容易。”
“喔。”
聽說不能掙大錢,村民頓時有些失望,但依舊有很多人感興趣。
幾千塊錢也不少了,哪怕放在工廠裡,也得一個多月的工資,還是不吃不喝的那種。
至於農民來錢的地方更少,一畝地一年也剩不了多少錢,幾千塊錢如果能夠輕鬆賺到也很好。
“養殖錦鯉最主要的是開心,在家裡放一池錦鯉……”
張勤隨後解釋起來,正如他最開始養錦鯉的目的,幾千的確不多,但卻很容易。
畢竟他已經將錦鯉挑選完畢,村民所要做的,不過是建個魚池,然後將到手的錦鯉養大。
這其中,錦鯉是他提供,飼料也是他提供,他們所要做的,不過是定時餵食,讓錦鯉能迅速長大。
哪怕沒時間定時餵食,有空就喂,沒空不喂,以錦鯉的皮實程度也沒多大問題,只是長得緩慢一些而已。
畢竟魚類可是能一個月不吃,也餓不死。
如果是那種露天魚池,有浮游生物、綠藻維持生命,哪怕幾個月不管事,都沒有問題。
真的沒有時間餵食,還有一種自動餵魚器,可以定點定時餵魚,根本不用人操作。
可以說村民只是投建個魚池,就可以坐等收錢。
在這過程中,還可以欣賞錦鯉的泳姿,怎麼看都是好事一件。
又有人詢問“小勤,你確定真的能行,會不會出問題?”
“這個我也不能百分百保證,但八九不離十。”
張勤話沒有說滿,人性如此,都想要賺錢,又捨不得投資,投資了又怕掙不到錢。
然而世上哪有百分百的成功,若真有那麼容易,每個人都去做買賣掙大錢不好嗎?
事實上,卻是很多人商海沉浮,然後沉下去,再也浮不上來。
或者起起伏伏,困苦掙扎。
他所要做的,只是將失敗的可能,儘可能降低。
已經給村民提供了這個平臺,你非要追求百分百的成功,他只能說抱歉。
哪怕是他有自然之力,開養殖場都有風險,又怎麼可能給別人保證百分百成功。
“我們回去商量一下。”
“沒問題。”
村民又問了些問題,張勤都一一解答,讓他們看到希望。
等村民都回去,張家嶺說道“小勤,多謝你能為村民謀利益。”
“大伯哪裡話,我也是咱們村走出來的,哪裡能不為村民著想。
再說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他們到底同意不同意,還不一定。”
“別人不知道,我一定會在家裡建個魚池,做好帶頭榜樣。”
“那就多謝大伯,對了,統計的時候把我爺爺統計上,我出錢給他建個魚池。”
給爺爺建魚池他倒不是為了賺什麼錢,只為了孝敬老人,讓他養養錦鯉,修身養性,舒緩心情,排解一人在家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