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開始比賽,相比於市級的品評會,省級比賽,已經顯得很是正規。
張勤瞭解了下,比賽分三天進行。
第一天是比賽入場及初賽,第二天,決賽、專家投票評比,第三天,大賽開幕,頒獎以及拍賣。
並且有一定的要求:患病魚只一律不準參賽及參展。
經過人工修剪、整形、紋身、塗色的魚,同樣不能參賽。
比賽按組別、部別、全場逐級進行評定。
按照品種,比賽分為紅白、大正、昭和及其它品種四個組別。
這裡也可看出御三家的名氣,四個組別,直接佔了仨,剩下百多種錦鯉,全都歸類為其他品種。
那麼多品種全都歸類為其他,可見那些品種混的有多慘,根本無法與御三家相比。
這也是張勤帶紅白、大正、昭和以及白寫前來比賽的原因,直接包含了四個組別。
部別的話,則分為20、30、40、50、60、70和70部以上。
部別就是部分,錦鯉的劃分是按照體長,劃分成不同的等級。<(含)以下)、30部20—30含))、40部30—40含))、50部40—50含))、60部50—60含))、70部60—70含))及70部以上70以上)七個部別。
按理說,越大的錦鯉,越容易獲得總冠軍,畢竟錦鯉講究體型、白質、紅質、墨質、斑紋、遊姿各方面,只有越大的錦鯉,才能顯得更加漂亮。
但這也不是絕對。
像當年,“樓蘭”第一次獲得冠軍的時候並不大,是憑藉驚人的白質以及紅斑,驚豔全場,獲得冠軍。
只有在第二次參加比賽,獲得冠軍的時候,才成為真正的錦鯉神話,拍出了兩千多萬的天價。
他這九條錦鯉,都是六七十厘米的大型錦鯉,自然參加的七十部的比賽。
而錦鯉的評比,主要依據其體型、白質、紅質、墨質、斑紋、遊姿等綜合評估。
注重體格粗壯,外形雅觀具穩重感,有神韻。
按照百分比計算:體形佔40分;質地佔30分;花紋佔20分;遊姿佔10分。
也就是說一條高品質的錦鯉,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良好的體型,優良的質地,勻稱的花紋,優美的遊姿。
像是泳姿要求優美順暢、健碩有力。
如果錦鯉在水中游動時,身體歪扭或經常側著身體遊動,則顯得難看,沒有活力。
胸鰭的划動要有力,停下來時也不能有軟弱無力的表現。
尾柄的擺動的動作,也要適中。動作太小,顯得軟弱無力,不能體現出錦鯉健碩有力的一面;動作太大,又顯得誇張而不協調。
其中的道道很多,張勤有時都拿不準。
很可能一步土炮,一步精品。
特別是一些花裡胡哨,講究顏色多變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