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飯,伊琳娜還不老實,想讓他趕快去,然而張勤卻不著急,一直等了半天,才在她的催促下回去。
這次回去,他們不像剛才那樣招搖,裝作閒逛四下游玩,過了半天,才回到剛才見到古董的地方。
張勤蹲在那裡看了看,拿起一個茶壺詢問“老闆,這個怎麼賣的?”
“這是明朝的茶壺,價值十萬。”
“我是問工藝品的價格,你手裡好像不是隻有這一個吧。”
老闆見他看出來,知道不能蒙人,只好說“你也知道這樣式的紫砂壺製作不容易,哪怕只是贗品也不便宜,你真想要的話,給我五百就行。”
“這麼貴,我再看看,這個怎麼賣的?”
老闆看了眼,見是茶杯,也不以為意,隨便說道“這個這個三百。”
“你真是坑啊,我看這幾個是一套的吧,要不然你給我來一套,到底多少錢?”
“這怎麼能是一套的呢?不過你想要的話……”
老闆盤算了下,說“你給我兩千吧。”
張勤略一還價,以1500的價格成交,然後不經意間拿起一個由棘輪和棘爪組成的青銅齒輪。
這齒輪隨意的拋在角落,顯然是湊數的貨色,指不定就是從哪個垃圾堆裡翻出來的。
詢問“這玩意兒呢?”
“你要的話我送給你。”
“那就多謝老闆。”
張勤痛快付錢走人,見老闆還要用盒子裝起來,張勤直接一擺手,說“你給我個塑膠袋就行了,又不是什麼好東西。”
“你真是大氣。”
攤主都不知道說什麼好,給他拿那個塑膠袋裝起來,不過還是在裡面放了些氣泡膜墊著,防止磕壞。
兩人離開,伊琳娜搶過塑膠袋,小心翼翼開啟看著裡面的茶壺茶碗,然而看了半天,這就是普通的做舊仿製品。
而且還是做的非常假的那種,稍微有點眼力的人,都不會認為是古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忍不住詢問“張,到底哪個是古董?”
張勤將手中青銅齒輪拋給她。
“這什麼?你不會告訴我這還是古董吧?”
換成誰,也不相信,畢竟古代能有這麼高科技的齒輪?
張勤也知道她不相信,即使自己第一次見都不相信。
若非他在那邊看了好幾遍,的確確定這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秦朝時的古物,也不會購買。
其實像這樣黑科技的古董,還有不少,最為著名的應該是青銅卡尺。
遊標卡尺很常見,張勤初中的時候就接觸過,能用來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有較高的精度,在現代各種加工行業中使用十分普遍。
大部分人都認為,遊標卡尺是歐美數學家維尼爾·皮爾1631年發明。
直到青銅卡尺的出現。
它是由青銅製作而成,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