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唐僧一行繼續上路。
少了自在聖姬,這隻隊伍顯得越發精簡,氣氛也更加壓抑。
正在行進中,一個大教帝尊從前方飛了回來,說道:“前方二十里外有一座城池,似是帝王之城。”
唐僧喜道:“長途跋涉,終於可以落腳了。”
“帝王之城?何以見得?”水判官問道。
那大帝道:“此城佔地百餘里,四面十幾座城門,巍峨恢弘,內部樓臺閣宇鱗次櫛比,比之聖祖皇朝的帝都也不遜色半分,應是一方大國都城。”
紫妍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說道:“你說這一通沒用的幹嘛,關鍵是這座城叫什麼名字?別告訴我你沒看到。”
那大帝一陣惱火,卻不敢發作,只能悶聲道:“此城名叫祭塞城,難道星神使認得?”
紫妍把頭一揚,得意道:“當然認得,告訴你們,這城裡也有一劫!”
眾帝聞言皆是臉色一變。
事到如今,他們已經不敢小看任何一個佛劫了。
當就算明知山有虎,他們也別無退路,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進發。
進得城池,只見六街三市,貨殖通財,行人衣冠隆盛,談笑風雲,一看就是繁華聖都。
就在這時,前方拐角處突然出現十幾個和尚,一個個披枷戴鎖,形如乞丐過街,人人厭棄。
唐僧嘆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也不知他們犯了什麼罪過?”
雨馨縱步上前,攔住那些和尚,柔聲道:“諸位大師是哪座佛寺的,因何事被披枷戴鎖?”
眾僧見雨馨容貌絕美,氣質仙華,紛紛跪倒道:“女菩薩,我等是金光寺負屈的和尚。”
唐僧騎著從虎妖背上下來,走上前道:“阿彌陀佛,諸位老師父有何委屈,可說與我聽。”
那些和尚見唐僧身披錦斕袈裟,都肅然起敬,開口道:“請聖僧隨我們去金光寺,然後細細說來。”
唐僧早在離開長安時就立下了逢寺必拜的誓言,因此立刻答應下來,眾帝互相看了看,也只能跟隨其後。
行了沒多久,眾人就到了一座巍峨的佛寺前,只見寺門頭頂的匾額上書七個金字:“敕建護國金光寺”。
那群和尚頂著枷鎖,將正殿推開,請唐僧上殿拜佛,然後才將前後因果娓娓道出。
原來這祭塞國乃是一個西域大邦,不用幹戈征討,便令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但這不是因為祭塞國實力強大,也不是因為祭賽國文武賢良。
而是因為金光寺上有一顆古佛舍利,日夜綻放霞光,萬里可見,周圍四國因此認為祭賽國有真佛庇護,甘心拜服。
眾帝聽了這番話,都不禁一陣無語,世上豈有這般荒唐的事情,因為一顆佛珠就甘心順服。
不過想到這是佛門幻境,他們也就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