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變成方同的表演秀。
剛才講過一遍,闡述的內容已經爛熟於心,而且方案得以透過,方同心裡更加沒有負擔,於是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發揮,把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和節目講得引人入勝。
本身《華夏好運氣》的創意玩法就比較新奇,一下子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不時還被方同舉例說明的小橋段逗得哈哈大笑。
似乎這不是一場專案提報會,而是方同的個人脫口秀。
這次不需要卓一航和徐銘配合了,他們乾脆老老實實當起觀眾,眼神中不時流露出欽佩。
這段時間他們的心理過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好幾回。
一開始聽到方同的創意覺得新穎,跟自己的專案創意比起來要成熟很多。這一點倒沒太多意外,畢竟方同在皓娛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製作人。
後來因為胡遙的搗亂,不得已跟著方同連夜加班趕方案,在競爭之下他們的好勝心也被激起,不甘心被胡遙的製作二部領先。
本來他們看方同一直表現得胸有成竹,以為製作一部贏定了,可萬萬沒想到方同竟然在會議上輕易地讓給胡遙,這是他們怎麼也想不通的事情。
至於方同神神秘秘地往方案裡增加遊戲環節,說實話他們心裡多少有些牴觸。
沒想到方同居然設計了一套借船出海的思路,繞道遊戲中心使得專案峰迴路轉,竟然真的突破胡遙的圍讀,而且是酷魚的二號人物親自拍板。
這種待遇就連鄭耀庭的面子也有所不及。
有時候關係和智慧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方同也是第一次見徐總,關係肯定沒有,他是靠智慧贏得尊重。在他們看來,這比關係還要值得誇耀。
方同並沒有注意到卓一航和徐銘的變化,他的關注點甚至不在來觀摩的其他部門身上,而是注意著殷實的一舉一動,有時候還會根據她表情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
畢竟殷實是具體負責對接的人,雖然在評估過程中殷實對專案挺滿意,但這只是概念階段,後期執行的過程中涉及大量細節,如果能跟殷實提前溝通好,以後會省掉不少麻煩。
闡述結束,徐文建有模有樣地帶頭鼓掌。
其他人鼓掌之餘,有人提出疑問:“徐總,以後我們中心也可以這麼幹?”
“當然!要不然叫你們過來看什麼?”
一下子大家反應熱烈起來。
“少雄,你可以呀!我們也在發愁業務聯動怎麼辦呢。他們輸送過來的專案沒幾個是為我們定製的,不光作用不大,麻煩還不少。我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要不是徐總老提業務聯動,我們……嘿嘿……”
這是個說話比較直爽的中心老大,當然這也是有了解決辦法才敢說得這麼大大咧咧。部門都有自己的立場,徐總作為領導是可以往下壓,可沒好處的事情誰也不會主動積極。
這個新模式算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會議室裡頓時議論紛紛,大家都在討論自己中心的業務聯動該怎麼做。大家的業務板塊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但思路卻是大同小異。
最後,徐文建發話:“好了!我只能支援到這裡,以後你們誰也別拿業務聯動的事情來煩我。”
各中心的人這才紛紛離開,有幾個部門的人還特意來跟方同交換名片。
“以後你們有什麼適合的專案,也可以幫我們定製定製。”
方同也沒想到,這次來竟然還有開拓客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