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好運氣是什麼鬼?
以前有幾檔熱門節目華夏好聲音、華夏好舞蹈、華夏好歌曲……分別是比賽唱歌、跳舞和音樂創作,華夏好運氣又是比什麼?難道真的是比剪刀石頭布?
卓一航欲言又止:“同哥……剪刀石頭布算什麼創意?”
方同一臉淡定地說:“明星綜藝有明星賣點作為觀眾基礎,素人綜藝要彌補這一點自然要找到一個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點,剪刀石頭布不正是大家所熟知的嗎?”
猜丁殼的確有群眾基礎,從小玩到大,就連成年之後在一些遊戲場合也經常用到,可熟悉是熟悉但也太簡單了,簡直就是三歲小孩的遊戲,成人不過是用它開玩笑而已。
華夏好運氣?怎麼跟鬧著玩兒一樣……
肖梅一臉茫然地問:“這……有什麼好比的?”
方同還在點撥:“一個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東西,如果能做出不一樣的效果來不就有新意了?”
徐銘似乎想到什麼,試探著問:“同哥,你是說……熟悉的陌生感?”
“熟悉的陌生感”是策劃創意裡常用的一個小技巧,用一個熟悉的東西把大家吸引進來,進來之後卻發現不一樣的體驗,顛覆以往對這個熟悉事物的認知,造成落差形成期待。
方同點點頭又補充了一句:“網路綜藝就要有網感,顛覆傳統的解構是最典型的方式。既然猜丁殼是一個如此小兒科的遊戲,我們不妨反過來做,用最正經的方式扯最無聊的淡,這不就是網感嗎?”
最正經的方式,扯最無聊的淡……
所有人都在咂摸這句話。
“我知道啦!”卓一航和徐銘異口同聲地叫了出來。
“比賽!最嚴肅、最正規的比賽,請裁判、請解說、請公證……”
“每個選手就像拳王一樣出場,身高、體重、臂展這些資料替換成各項選手分析。”
“還有!還有!可以從心理博弈、微表情、潛意識、性格側寫多個角度來分析。”
“反正就是正事一分鐘、前戲一小時的那種。”
一旦領悟到創意的核心點,不用方同自己闡述,卓一航和徐銘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自我腦補。
“徐銘,怎麼你的正事才一分鐘嗎?”有人開起玩笑引得鬨堂大笑。
徐銘卻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絲毫沒有受到玩笑的干擾。
方同又點了一句:“不光是這些,還有選手的人設,為什麼會參加這個比賽,綜藝節目少不了講故事。”
卓一航和徐銘繼續腦補。
“對對對!”卓一航突然一拍大腿想到一個設計點,“一個不幸的小兒麻痺症患者手部殘疾只能出拳,卻一直闖進決賽,到底是幸運使然還是人性的光芒?”
“挑戰闖關,選手可以選擇領取現有的獎金,也可以選擇繼續挑戰卻有可能全部清零。簡單、直接、粗暴,運氣也好、技巧也罷,剪刀石頭布一局定輸贏。”
“還可以跟慈善相結合,借鑑彩票模式,兩塊錢的報名費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卻可以積累一個可觀的獎池,除了用於獎金之外,其餘捐獻給慈善基金會。”
……
一個好的創意不需要過多解釋,一點就透,不光是卓一航和徐銘,所有人都參與進來,七嘴八舌地添磚加瓦,不一會兒各種設計點就豐富起來。
卓一航意猶未盡,追著問:“同哥,你有方案嗎?給我們看看。”
其實方同的方案早就寫完了,可他卻搖搖頭說:“我看剛才你們都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我就出個點子而已,這個案子就算你們的啦!你們誰抽空完善起來。”
“我來!我來!”卓一航和徐銘爭著搶著舉起手。
策劃組的另一個同事汪旭說道:“你們不是有自己的方案要完善嗎?忙得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