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流波山頂。
一座宏偉宮殿在紅雲緋霧中時隱時現。
殿門外的高階之下,紅石鋪就的廣場正中,一人多高的基座上立著由整塊緋玉雕成的巨大日晷。
近千名修士行列齊整,俱都結印默立。
其中男女老幼皆有,最長者看起來年逾期頤,幼者不過始齔。
殿外修士大都身著白底紅紋法袍,小部分身著白底金紋法袍,分別是落霞門和出雲宗弟子所著的正服式樣。
大殿之中,五具黑木棺槨並排擺放,近兩百名修士手結法印,神情肅穆,分立大殿左右兩側。
每具棺槨之前,俱都放置著一塊色澤灰敗的白玉魂牌,牌面刻有名諱等字樣。
棺前約五丈處,一座巨大金鼎幽焰燃燒,不時吞吐黯光,一名白衣女子手捧玉燈,腳踏罡步,繞鼎緩行,口中不住唱唸敕咒:
“玉誕長桑,栢空度仙。
丹華耀日,度魂昇天。
炁映白簡,金光自然。
亡魂開泰,長保劫年。”
白衣女子唱畢敕咒,背鼎面棺跪坐,雙唇蠕動,默誦不止,手中玉燈忽有幽光亮起,照映前方數丈方圓,將五具棺槨全數攏在其中。
燈身上一尾小魚搖頭擺尾,竟爾躍出燈外,在幽光中緩緩遊動,在五具棺槨之上依次停留。
隨後躍空而起,在殿中繞遊周圈,又緩緩游回燈內,恢復原先模樣。
幽光黯去,咒語停歇。
白衣女子睜目起身,向左右兩側微微躬禮,步至一名身穿墨黑道袍的耄耋老者身後站定。
耄耋道者鬚髮皆白,膚色晶瑩,袖口袍角處金紋繁複,隱有黯淡金光透映,一直目視棺槨,悲痛不語,正是出雲宗掌教真人徐陵。
另一側上首,立有一名外表約三十餘歲的貌美女修,身著雲裙,眉宇間不怒而威,顯然是慣掌重權之人,正是落霞門掌教凌玢。
凌玢等人身後,還有十數人垂手靜立。
為首三人中,居中一人身著玄青道袍,唇蓄短髭,面容清逸,正是玄真宗修士葉蕭,在他身後是齊恆和費千行兩人。
三人身後的十來人穿著的法袍與葉蕭三人形式類似,只是顏色略淺了些,正是玄真宗此次下山的五十名築基期弟子中的一部分。
曾用蒙獏獸皮等靈材和陳平交換飛行法靴圖紙的蘇究竟然也在其中。
殿內神像之前,一名身著灰袍,長眉過耳,面容慈和的年老道者在兩名落霞門築基期弟子的侍候下燃香已畢,轉身步至棺槨之前,左右兩列修士同時向其見禮。
看來此人身份尊貴,輩分頗高。
道者面向五具棺槨,結印過頂,躬禮四次後起身轉向殿門,長聲道:
“鳴鐘!眾弟子上前禮靈!”
聲音平和,卻清楚的傳遍整個山巔。
緊接著肅穆鐘聲連鳴,響徹群山,金殿內外千餘名修士同時結印過頂,彎腰躬禮。
禮畢之後,由灰袍道者先行,徐陵、凌瀟和葉蕭在後,又有三十餘人依次隨行,葉玄、廖冶、孫一連、仝虎、齊恆、費千行,以及那名胸佩太極玉珏的‘即墨師叔’和灰髮素裙的‘範師伯’等人俱在行列之中。
方才那名手捧玉燈,唱唸敕咒的白衣女修也在其中。
此女正是當年在兩介山中露過面的出雲宗結丹期修士張子瑤,當時和她一起的褚守靈卻沒在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