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仔細想了想,若有所思的說道:“蛇類血冷,若是飽食過後,的確是會藉著陽光溫暖來消化食物。這條‘青兒柳’剛剛吃飽,我看它明日定然出來。今天晚上在這裡肯定是沒收穫了,我們不如到別處瞧瞧,若是也沒收穫,天亮之後便來此處守著。”
覺明見他思慮縝密,喜道:“是了,‘青兒柳’並不喜群,一個地方只有一條,我們再到別處瞧瞧。”
兩人商議已定,先後御器飛起,往下一處可能有青兒柳的地點飛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阿呆這會不知跑到那去,往常在太吾山時,它遇到獐鹿等食草小獸便去追咬,虎豹豺狼等兇獸則望風奔逃,最是機靈不過。陳平知道它老狗成精,便沒喚它,由著滿山撒野。
陳平和覺明在山中穿梭整夜,每到一處便耐心蹲守,一個時辰內若沒發現,便往下一處去。去過四、五處地方後,天色已然微亮。
“看來今夜是要空手而歸了。”覺明有些歉然的對陳平說道。見他只和自己初見,便如此仗義相幫,心中十分領情。
陳平並不氣餒,道:“還有兩天時間,肯定能抓住此蛇。我們再去第一個地方,看看那條蛇是不是真會出來曬暖消食。”
“陳仙士和小僧只是初識,便如此古道熱腸,不辭勞苦,小僧實是感激莫名。”覺明一邊御器飛行,一邊感動說道。
“覺明法師與那家人萍水相逢,為救人家愛子性命,便不遠萬里來到這深山荒林之中,如此慈悲心腸,真正讓人欽佩。”陳平灑然一笑,恭維了回去。
半道一僧在山林了尋了一夜,此時天色微亮,仍是不願休息,不一會便到了第一處地方。
陳平修習道家功法,研讀道教經典,師父鎮陽子更是拋了俗家姓名,出家為道。陳平雖作俗家打扮,未持戒律,但說他是半個道士,亦不為過。
藉著初晨陽光看去,林間景象依稀,卻也大不相同。
只見樹影兒在稀疏錯落的石上不停搖晃,鳥啼不時響起,蟲鳴卻幾不可聞。
此時溫度還未升高,山風吹來仍顯寒涼,陳平和覺明趁著這會功夫,各自打坐運氣,恢復體力。
陳平運轉《灷煛焚經》之時,外顯之像驚人,此時只是簡單運轉數週。轉而照著《清靈訣》的法門,開始呼吸吐納,漸漸心靜神寧,進入自然之境。
他記著捉蛇一事,心中存個念想,所以沒過多久,便住了吐納。
遠遠聽得身後草木簌簌作響,不禁面露微笑。果然過不多久,阿呆撒著歡跑了過來,沾了滿身滿頭的草種,四爪黑溼,不知趟了哪處爛泥。
陳平將它斥在一旁,不許到跟前亂蹭,見它老實蹲住,才往身旁看去。
覺明和尚仍在不遠處草地上結跏趺坐,陳平見他混身絲毫靈力不顯,似乎也和自己一樣,正在用什麼特殊法門調息。
此時陽烏高升,氣溫暖了不少。陳平略活動了會手腳,又再盤膝坐下,眼瞼低垂,放出神念往亂石間探去。
昨夜看見那條‘青兒柳’後,陳平已將位置記牢,很快再次找到那處小小洞穴,神念順穴而下,到處仔細探查一遍,卻不見了那條青蛇的蹤影。
“難道已經出來了?”陳平心中暗想,剛將神識抽回,便聽到側方腳步聲起。
“可有發現?”覺明和尚此時精神明顯好了許多,目光炯炯的走了過來。
“似乎沒在洞中,不知到了哪去。”
“蛇類領地不大,只有數十、百丈方圓,現在既然確定此處有‘青兒柳’,我們耐心些,肯定能找到它的蹤跡。”覺明休息了一會,看起來精神滿滿,與昨日大不相同。
陳平見他膚色瑩潤,目含慈悲,心中讚道:“這個和尚有些不凡。”
兩人說了幾句,分別放出神念往林間探查。
陳平有心試探,一縷神念飄飄忽忽,在覺明身前來回晃盪,數息後便有所覺,感應到他的神念之力茫茫散散,雖然也能遍及林間,但是遠不如自己綿密,若要察微明細,定然勉強吃力。‘青兒柳’行蹤又極其隱秘,絕少露頭,難怪他十餘日來收穫寥寥。
陳平即知他所能,便打起精神,耐住心性,逐分逐寸的梭巡過去。他此時要找小物,神念之力只在巖下草間遊走,腦海中感應所見,有如在高山密林間穿梭一般,倒也挺是有趣。
過了小會功夫,一縷神念翻過數座“山峰”,穿越幾處“密林”,到了一處光禿禿的“碎石谷”中。
往“谷中”一看,正見到被陽光曬得微微發燙的“巨巖”之上,一條青翠碧綠的“巨蟒”盤繞其上,腹中高隆,不是昨夜裡才飽食一頓那條青兒柳,還是什麼?
喜歡東洲仙侶記請大家收藏:()東洲仙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