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開篇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此話放在好萊塢,也非常適用。
作為依靠人力驅動產出的行業,過去近百年裡,跳槽和反跳槽的案例,多得數不勝數。
傑瑞布魯克海默的確歸於迪士尼名下,但在此之前,他可是從派拉蒙那邊發跡的;邁克爾貝在派拉蒙手下混的風生水起,但他的出道伯樂,卻是索尼;而被環球挖掘出來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更是瘋狂跳槽的經典,說得好聽點,那是為了擁有更加寬泛的藝術創作空間,而說得難聽一點,那便是誰家的待遇好,就去誰家拍。
正因如此,夢工廠才會應運而生。
當然了,除了他們以外,也有不少人和跳槽率極低的日本人一樣,不喜歡挪坑。
詹姆斯卡梅隆就是這樣的代表,始於《終結者》,終於福克斯被收購;昆汀塔倫蒂諾也是一樣,始於《低俗小說》,終於哈維韋恩斯坦暴雷;前世的諾蘭也是如此,始於《失眠症》,終於、終於……呃,不對,華納暫時還沒被收購啊!
俗話說得好:只要鋤頭舞得好,哪有牆角挖不倒,若是牆角挖不倒,公司肯定偏著倒。
別看江火把偏向華納的導演挖了,但實際上,她這是在救華納呢!
按照ssr級別的導演沒被挖角,公司肯定會被收購or破產的情況來看。
華納現在,還得謝謝江火的救命之恩。
只可惜,人家鐵定不會這麼想。
雖然像諾蘭這種,剛有耀眼成績就和東家分道揚鑣的情況之前從未出現過,但當avatar影業官宣投資諾蘭的新專案《奠基》,所有流程提槍上馬,即刻出動時,嗅到異樣氣息的另外五家,可沒有同情華納的意思——在他們看來,這完全就是華納自找的。
每個領域的牛嗶人才,總會享受到特權待遇。
就像執著於變形金剛的某淩姓醫生一樣,只要手指接得好,誰又管他瘋沒瘋?
克里斯托弗諾蘭可是新晉的十億導演啊!
就算你們華納在怎麼想爭奪華夏市場,也不應該和這個大咖鬧翻吧?
他不就是不想剪輯嗎?
你們華納就不能依著他麼?
彼得傑克遜好歹也是在《金剛》血虧之後,才被圈中資本給拋棄的,諾蘭現在可正在上升勢頭上,你們不守著也就算了,竟然還想過河拆橋?
當然了,這些‘義正言辭’的指責,只會留存在其它五家的心裡。
身為合作伙伴,更是競爭對手,他們不僅不會當眾去揭傷疤,反而在小聲嗶嗶的同時,還非常默契的主動出面,舉辦了幾場意義非凡的派對,將公司名下的合作伙伴全都邀請到場,籠絡同時,也在琢磨著,千萬不能讓江火,再來挖自家的牆角。
和夢工廠鬧變扭的派拉蒙,直接就把阿湯捧上了天,ceo布拉德格雷甚至在宴會上宣佈,阿湯構想的神秘專案已經立項——沒錯,這是一個就連阿湯自己都不知道的神秘專案,反正是表明態度嘛,只要能安撫人心,嘴巴碰一碰又能壞多少事?
除此之外,先前和福克斯撕嗶的卡車司機也請了兩天假,回洛杉磯逛了一趟。
他本以為福克斯想要繼續規勸自己,但哪知,對方屁話沒說,直接把第三期的四千多萬尾款預算打入了專案組賬戶,等他拿著專案檔案回到紐西蘭時,老頭兒的腦袋,還有些暈乎。
阿湯和卡車司機,是和江火有著直面關係的兩個人。
如果說他們的得到,讓人親眼目睹了資本家的惡臭嘴臉,那索尼、環球的護犢子之舉,更是讓那些被打壓多年的導演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沒人知道,在諾蘭被江火挖走之後,短短的一週時間內,好萊塢到底誕生了多少新專案。
雖然各家ip已經展露頭角,但電影始終沒法用ai來拍。
天才級別的創作型導演終究還是各家爭取的目標。
之前打壓這些勞工,全都是因為整個行業的內部資本,已經形成了默契。
但當慷慨的江火出現以後,想要維持自身實力的他們,就必須給出同樣待遇。
avatar影業的確很小,但五臟俱全。
二線影業公司沒有的現金和渠道,她們都有,一線公司沒有的人情味和權利,她們也有。
她們缺的,就只是作品而已。
如此情況,怎能不讓那些鬱郁不得志的導演動心?
而一旦動心,那就離跳槽,不遠了。
所以,江火挖角的訊息一出。
好萊塢的各家影業公司,才會提高自身的待遇,強行穩住他們。
然而,就在福克斯、環球、派拉蒙、索尼做完一切,長吁一口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