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援助?
若是讓斯皮爾伯格得知二女的想法,肯定會表面上笑嘻嘻,心裡面則在嗤之以鼻。
江火和江月,真以為自己是在玩過家家麼?
動輒數十億美金的收購案,真的會和新聞當中那樣,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嗎?
不可能。
翻看歷史,與這對姐妹有關的所有收購案,其中過程,其實都和她們無關。
她們不過是仗著自己持有他人想要的東西,然後唆使別人,來替自己辦這件事情。
委託商業偵探進行調查,制定完好的收購計劃,評估對方公司的價值,以匿名僱主的身份試探對方的警惕心理,將所有的風險和付出壓到最低……這些,她們從來就沒有涉獵過。
商業收購從來就不是男女之間,那種你情我願的追求遊戲,大家都是逐利商人,若是發現收購意圖,持有者當然不會放鬆警惕,如此一來,收購方便會陷入被動。
有的時候,就算你有錢,也不一定能成事。
如若江月不把收購事宜交給旁人來幹,就憑她們當初那種狀態,又能買下誰?
市值數十億的企業,即便在瀕死階段,也不可小覷,更別說,現在的夢工廠,壓根就沒有受到多大的衝擊,不僅如此,擁有漂亮財報的他們,現在還得意的很。
沒錯,就是得意。
雖然次貸危機的風險肉眼可辨,但隨著八月十一日的三百八十億美金穩定股市計劃、二十二日美聯儲的三百五十五億金融系統注資計劃的出現,絕大部分的人,依舊充滿著信心,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平穩地度過此次危機。
若是在配合上夢工廠那亮眼報表,沒人會相信,他們無法度過難關。
《變形金剛》全球票房七點零九億,而淨利潤則高達一點九個億;《後窗驚魂》兩千萬投資,淨利潤也有三千六百萬;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的《理髮師陶德》,小賺兩千萬;就連《追風箏的人》,也讓他們收回了一千五百萬美金;當然,盈利最多的,還是斯皮爾伯格親自買下的——《鬼影實錄》,這部電影,給他們帶來了最少九位數的收益;而夢工廠動畫的今年雖然只推出了一部電影,但《怪物史萊克3》,讓他至少拿到了二點二億的熱錢!
雖然夢工廠和夢工廠動畫的戰績加起來,吸金能力也沒法超過avatar影業的兩部漫改電影,但,將近七億的純利潤,已經能讓斯皮爾伯格對派拉蒙的內部事宜,指手畫腳了!
在此境況之下,江火和江月竟然懷疑他們內部財務會出問題?
她們竟然覺得,夢工廠沒法抵禦金融海嘯?
斯皮爾伯格將其當成童言無忌,已經是不追究責任的體現了!
至於將夢工廠動畫賣給她們?
開什麼玩笑?
你怕是沒睡醒吧?
當然,發生在埃及開羅總統套房內的對話,並不會被斯皮爾伯格知曉。
此刻的他,身處好萊塢夢工廠總部,研究著公司未來的拍攝計劃。
“《變形金剛》大火,《變形金剛2》也可以提上日程了,讓羅伯託奧奇負責撰寫劇本吧,爭取明年就讓邁克爾貝將這部電影給拍出來。”
“派拉蒙的新專案《在雲端》我們也是可以參與投資的,喬治克魯尼回來了,江火併沒有表現出太大的不滿,看來這件事情已經揭過了,既然如此,就商量著拍吧。”
“傑米福克斯和小羅伯特唐尼想要合作?《獨奏者》?講述的是《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的故事?衝擊奧斯卡?唔,這個故事倒是不錯,可惜主題不明顯,讓編劇好好改一改吧,不然的傑米和羅伯特的演技,可就要浪費了……”
不急不緩的話語配合著那慢悠悠的動作,著實給人一種安靜祥和之感。
雖然他嘴巴一搭,便是數千萬甚至上億的投資,但對於淨利潤已超七億的夢工廠而言,這些投資,不過都是些小錢罷了,可就在他不斷的批閱著公司專案時,負責記錄的助理,有些著急,“史蒂文,我們是不是該等一等?”
“編劇協會將在下個月的五號進行罷工投票,我們在這個時候開專案,是不是……”
甭管在哪個地界,碼字的總是最苦嗶的。
影視劇大火,人們把功勞歸結於導演、演員;影視劇大撲,若非演技、拍攝、剪輯等問題,民眾們絕大多數都會罵編劇,說他們寫出了一坨狗屎。
絕大多數的人幹著沒法曝光的活,拿著微薄的工資,看著那些導演演員,在外頭瀟灑。
他們心裡豈能平衡?
而這一回,他們希望能從製片方的dvd、網路渠道的收入中,拿走百分之二。